看见《放下手机》这个共练,很感兴趣,我就发起了。我想体验:拿着手机共练《放下手机》,到底是什么感受?
1.起初——愉悦
开始只有两人报名,9:58进入房间,已经有1位姐姐在等待。简单问候,我们准备10点准时开始,很快旁听者越来越多,4人座被占满,还有其它旁听者。我心情大好, 并告诉大家发起本场共练的原因之一就是想体验:拿着手机共练《放下手机》,到底是什么感受?带着好奇,开始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26796064/a04cae37f54141cb.jpg)
2.分享——内疚
影片很短,不到两分钟,联想到的事儿倒不少。我想到:
(1)和发小琼走在路上,她突然提醒我:过马路是不是可以少看点手机?她会跟其他人明确讲“不喜欢边走路边看手机的举动”,可能我是发小,她接受了。
(2)去年5月12日,我的小作文是《我被手机绑架了》,尽管手机上没有抖音,没有快手,没有小红书,但还是被手机绑架了。
(3)之前带小羽毛的时候,我扭脸看手机的瞬间,小羽毛摔倒了磕住头了。姐姐很生气,很少让我带了。我没有搞清楚自己那时候,究竟想要带小羽毛还是想玩手机,或者贪心,两者都想完成。
3.聆听——压抑
听别人分享的时候,是有一小点压抑的。真的非常感谢大家勇敢、坦诚的分享,我分别用T、B、Z代指三位姐姐,简单记录各自的分享。
T:影片中,一个人玩手机是孤独的,忽略了身边的人、事、物。放下手机,从孤独感走进生活。有时候刻意跟孩子讲自己用手机是工作,不是刷视频,实在是太刻意了。也尝试刻意放下手机到楼下散步,发现不自在,想着如果带着手机还能听歌、刷课……,内心不平静。
B:自身工作与手机、疗愈相关,不让孩子在旁边说话。长此以往,孩子生病得抽动症(多动症——抽动症——癫痫),除了物理治疗,还需要心理治疗,决定放下工作(客户、课程)陪伴孩子,有两位客户愿意接受孩子在旁边对话,孩子慢慢恢复。
手机抑制大脑发育,孩子学习跳舞动作开始记不住,放下手机半个月,能记住了。当前孩子完全脱离手机,可能脱离社会。使用手机与生活如何平衡,找到共通点,发挥有利作用。
看到这个主题就是很纠结的,本来想着会不会是打造放下手机的微习惯,没想到看完影片后所思所想这么多。
Z:听B分享时有担忧,后来陪伴孩子没事了,很放心。
增加自己放下手机的决心。孩子面前减少使用手机,觉察拿手机那一刻的动机和原因,增加自我觉察。
3.反思——平静
一天除了睡觉,好像就没离开过手机,哪怕是手机在充电,它也不闲着。
今天拿着手机听分享,启发良多。在离不开手机的时代,有意识减少看手机的时间,尤其是家人、朋友在身边的时候。参加自然教育工作坊时,老师也提醒我们:来到自然里边,要放下手机,真正体会与感悟自然的美好和力量。
每天减少看手机的时间(对我来说主要就是减少看综艺的时间),可以静静看会书或者散步。说不定这有助于提升我的睡眠质量!
4.短片《放下手机》
开头是几个场景,都是一个人看手机。比如第一个画面,一对情侣在海边散步,男孩看手机,走着走着女朋友没了。还有,车里后座女孩玩手机,其余座位都是空的;一个伞悬空着给一个玩手机的女孩遮雨……。
![](https://img.haomeiwen.com/i26796064/1c1654135cc97dd2.jpg)
印象最深也是转折的画面,一个父亲在沙发上看手机,旁边是一只蜡笔在自己画画。当父亲放下手机,握着蜡笔的小女孩出现了。后面的画面与前面的画面形成对比,都是放下手机后,与身边人的互动。开头玩手机的男孩回头,女朋友又出现了。
5.回答
拿着手机共练《放下手机》,听他人分享,思自己所为,感觉很好,又成长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