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又行色匆匆的从上海赶到了杭州,为了参加一个招标项目。最近出差的日子总是一天一个城市,甚至一天两个城市的跑。实在是太充实了,飞机高铁互联网,真心是完全改变了时间和空间的距离。就一个小时就该交作业了,脑子里实在是想不出别的主题,在酒店房间里连续两个多小时的演练,组织语言,脑子里完全里完全装不进别的东西,也不能再挤进其他事物的情绪,一定要让大脑对标书的记忆持续到明天讲完标书为止。
因为有工作中一些主持,演讲,授课的经验,我感觉,上台之前调整好自己的状态是首当其冲的,只有让自己快速的判断你受众的状态,并且融入环境,在开口之前一定要安静下来,那么原本设计好的思路才能够清晰而明朗。否则我们往往会颠倒顺序,词不达意。所以我们一定要能够驾驭自己,相信自己。
思路和框架是基础是每一次演讲的基础。然而随着环境受众,当下的情况变化,我们是可以根据收集的信息而改变所陈述的细节和重点。
自己有一直有一个坏毛病,那就是在准备的时候只是在心中默念。我很少,会对着镜子,告着时间,真正的去把要说的话涉及或还原,似乎拼的都是临场发挥和应变能力。不巧,作为招投标的演说就是一个竞技场,我只代表若干参赛者的一个。和传统意义上的演讲是不一样的。因为需要对过程严格把关,并对明天的情况有所预判,我被项目组要求进行预演,说实话还是挺难的。一个是一个是环境不对,另一个是受众不对。心中只能去假设一个场景,并且去感知是你的他它。
写到这里,突然有点心疼这次参加金牌课程pk的选手们,因为很多人实际上是第一次面对着镜头,而且在没有受众的情况下进行演讲。我自己也并没有做过这样的尝试(虽然很想),谈不上与他们去分享经验。想要在视频录制的过程当中控制好节奏,讲清楚所有设计好的环节和知识亮点,还要控制好自己的表情,语速,肢体动作,以及虚拟的双方互动。很多获奖的选手都超出了我们的预期。其实能做到这样的表现,必须是通过不断的排演,训练和实战中吸取的经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