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本书阅读教学研讨反思
阅读就是一种遇见,我们在美丽的文字中相遇,遇见不一样的人,不一样的人生,不一样的生命,不一样的自我。
10月13日,我们在济南市鲍山学院与各位名师专家相遇。一堂堂妙趣横生的导读课,一句句剖析精准的点评。我们一起在这里探讨“整本书阅读”怎么教,让我们一线语文教师找到了指导学生阅读的有效门径。
董老师的这一堂《飞鸟集》妙语拾珠的导读课,丰富“诗意语文”的 内涵和外延。通过学生读错词语的这一契机,让学生理解“唱歌”与“歌唱”一字之间细微的差别,去感悟生命的不同状态。在整节课中,用诵读、创造性仿写、英语翻译等活动让学生耳读目染的感悟作者的诗风与语言,用对比赏析进一步体味作者对生命的思考。《飞鸟集》这是泰戈尔对自然的汇集,这里聚集着你从未见过的美好。那些梦一般美妙的句子中,凝聚着生命的奇迹。这里的一切都是那样地清新,亮丽,可是其中韵味却很厚实,耐人寻味。“使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好多作家都把生命比作四季,从生到死,从有到无。现在我们终于知道它的出处了,原来早在泰戈尔时代就已经领悟出了生命与自然的 联系。夏天激情澎湃,正如正值壮年的我们,是那么的灵动。然而到了秋天,树叶频频坠落, 枯干的枝条也没有了一丝生机,正如我们生命的尽头,一切都变得安安静静,沉归泥土。
《香菱学诗》节选自《红楼梦》第四十五回,虽然是鸿篇巨著、四大名著、十年苦著,但能完整读完《红楼梦》的学生却寥寥无几,更不用说读懂,面对初中阶段文学积淀和语文素养还不深厚的情况下,如果将《香菱学诗》放在整篇小说的背景下去解读,自然不切实际。学习时,要通过人物的言行,结合人物所处的具体环境,把握人物的个性特点。赵谦翔老师以分析香菱人物形象为主,分析林黛玉、薛宝钗人物形象为辅,引导学生理解香菱学诗不仅提供了对自身学习的借鉴,更有对做人成大事业大学问的启示。
若说阅读是一种别样的遇见,不如说当打开书本的那一刹那,就开启了一扇去往不同时空的大门,碰见各种各样的人,听说形形色色的事,接触不同年代留下来的思想菁华。阅读,让自己听见自我,让自己静下来,慢下来,读一段文,用声音传达情感。诉说故事感悟哲思。阅读,在摘录中品味别有的宁静。品读经典,也静听笔尖摩挲稿纸的乐音,把读到的精美段落,摘落下来,慢慢品味,拿自己浸泡在文字中,让灵魂随之舞动,让思想因此而升腾。阅读,在批注中走向文本深处。边读边思边写,让手脑心贴着文字费。一个字一组词,一句话一段文。长也好,短也罢;深就深说,浅就浅言。慧眼所见,慧心所感。阅读,与另一个灵魂的对话,走进文学经典,对话人物,触摸另一个灵魂。
整本书阅读让学生有机会碰到自己想要的语言形式,学生会不自觉得模仿自己喜欢的表达方式。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学生在某一个阶段读某位作家的作品,他们的日记中就会有模仿的痕迹,而这种模仿不是有意识的,是潜移默化受到的感染。学生接触到大量的经典作品,就会发展学生的语言。这种发展是持续的,是在将来的学习道路上不会遗落的,是能够为学生一生成长提供营养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