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个朴实无华的中年妇女,生活里除了柴米油盐,便是赚钱,结识她快一年的时间了,但印象中她最多的样子,似乎都是各种各样貌似同款的不同围裙罩满大半个身躯的模样,在那拥堵不堪的厨房里忙前忙后。
那是我最贵的衣服,但我只穿过一次01
大一时候因为参加一个培训,偶然间认识了一个来自东北的美女,大概因为我性格大大咧咧的缘故,所以特别喜欢跟直爽之人交友,她便是如此。
三个月的培训时间里,数不胜数的小组任务让我们建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所以即便培训结束,我们还是会时常约饭唱吧。
那是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无意之中提起自己是个喜欢吃饺子的南方人,她便在不久之后给我打电话说是带我去吃正宗的东北饺子,那个饺子店就在校内,但略微有些偏僻的地理位置却似乎将它掩盖在角落。
第一次去那个小店,狭小不大的店面,人却挤的满满当当,店里还不时回荡着上菜阿姨纯正的东北口音,厨房里,一阵一阵的香味往外溢,但由于炒菜区在后厨,所以进去好一会儿,还是只闻其声,不见其人。每每有顾客离开,都向着厨房跟大姨,小姨互道再见,一开始我还有些困惑。
我们等了许久才终于盼到美味食品,那是我第一次吃地三鲜,也是第一次知道有一种汤叫做疙瘩汤,一样是吃饺子,但不知为何 ,她们家的格外美味。
我们去的晚,又等了半天,加上边吃边聊,吃完又闲聊了一阵,差不多接近打烊的时间,两个阿姨端着热腾腾的饺子坐在对面草草结束下午饭,因为她们是老乡,吃饭间,也就打开了话匣子。
之后发觉原来是因为两个啊姨人超好,很多常去的顾客都唤大姨,小姨,久而久之,就变成特有标签了。
02
大姨已经五十多了,但手脚依然麻利,干起活来一点不输二十多岁的年轻小伙,说话干脆利落,做起事来更是一丝不苟,常常埋头做事,但也和蔼可亲。
同是姐妹,小姨的脾气跟大姨似乎截然不同,她嗓门很多,热情好客,每每有顾客进来都会用一口纯正的东北口音热情的招呼,上菜的时候还趁着空当跟顾客扯上几句家常。
第一次去那里吃饭的时候,跟两个阿姨聊了许久,之后还加了微信,阿姨说得空过去包饺子,直到夜幕慢慢降临才不紧不慢地离开。
不知为何,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总想去那个小店,即使只是一盘简单的饺子,都忍不住踏着欢快的脚步跑去那里,煎饺,蒸饺,煮饺,芹菜萝卜馅,猪肉白菜馅,牛肉葫芦卜馅等等应有尽有,时常换着口味来。
久而久之,跟两个阿姨的关系也就熟络起来了。
那个被遗落在角落的饺子店,店面不大,生意却很红火,都是熟人带熟人去,然后各自慢慢爱上那里,自己也就习惯去。
有段时间大姨身体不舒服,还去店里做过兼职,点菜,拖地,刷盘子,能做的都做过,还学会了擀面、包饺子,马马虎虎地还学过几个简单的东北菜,之后学业压力太大,便不再去,但偶尔还是喜欢过去吃东西,阿姨还会额外给自己准备一些好吃的,很甜很温暖。
03
大姨之所以会从遥远的北方来到云南开个小店,原因是早些年离异,家里唯一的女儿来附近学校就读,自己便离开家乡来了云南。
每次提及女儿,大姨总是很骄傲,从来不让她担心,很多事情都能自行解决,研究生毕业之后顺利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工作一年之后又成功步入婚姻的殿堂,留在了云南。
女儿结婚那年,给大姨买了一件风衣,将近三千多的价格,我是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因为天气有些冷,小姨打趣说把那件最贵的风衣拿出来抵御寒风,大姨略带一丝羞涩地说“那是我最贵的衣服,但我只穿过一次,还是女儿结婚那天。”
很少见到大姨那样羞涩地笑,跟我唠叨说,很是心疼那个价格,但眼珠里,却满是欣慰和知足。
最近一次去小店里,是在冬至饺子节的时候,老早前一个月,小姨就嘱咐我到时候一定要留出时间,所以我便早早就将这一日程写进备忘录,生怕自己忘记,幸好,那是一个比较空闲的周六。
那天早早就吃到了热腾腾的饺子,各种各样的馅大姨都给煮了一个,吃的很是满足,晚饭还吃了大餐,那天来了一个大姨的东北老乡,慈眉善目的模样,一开始以为只是过来一起过节,热闹热闹,晚饭时她们居然无意提及,说是安排大姨去跟一个大叔相亲。
男方同为北方人,具体细节不清楚,也不方便过问,只知道,年纪相仿,也想找个老伴,一起过日子,那天他们在朋友的怂恿下开了视频,说的不多,都是简单的日常 之后加了微信,大叔体贴的发消息说不要太累,注意休息,注意保暖。
看着五十多岁的大叔和大姨隔着屏幕发送简单的情话,不知为何,分外感动,大姨满是羞涩,甚至有些脸红,像个腼腆的少女一般。
放假了,离校回家了,天一冷还真有点想念大姨的饺子和热汤面呢,不知道她跟那个大叔之间的感情进展如何,不管怎样,都想在心底,暗自祝福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