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畅
期货日报实盘大赛全国行金牌导师
前海正帆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基金经理
平时经常会看到一些关于交易层面的论述性文章,比如心态、个性等在交易中起到的作用。或许是因为我的某些说话、行事风格被很多人定义为个性比较鲜明,今日跟友人通电话的时候也被问到对这个问题的看法,索性电话挂断后写下自己的看法。
交易跟个性可以从两个层面去看,一个是交易个性,另一个是个性交易。本人从小语文不好,拼音学全都是成年之后,姑且就这么去做个分类。
交易个性,就是你的交易中充斥着很多自己的个性。比如崇尚“宜将剩勇追穷寇”的人在交易中更喜欢高举高打,机会来了,火力全开;而崇尚“小心驶得万年船”的个性,就爱讲究细水长流、积小胜为大胜,喜欢四平八稳。一刚一柔,颇有少林武当之别。
个性交易,是另外一个概念——交易者独辟蹊径,此风格的交易者甚少,其所使用的交易策略、逻辑思路独具一格,甚至被局外人视为神秘的存在。比如随着T+0制度下衍生出的日内高频,当时来说就是个性交易,代表人物日内秒单。又如当市场主流宣称要顺势而为的时候,这种言论所主张的交易重心是扬长,信奉的是“风劲驶满帆”,而这个时候有一种交易考虑的是避短,考虑的是风险回报比是否合理,亏损的空间和盈利的空间谁更优化,寻求的是在安全边际下谋求回报——代表人物冯柳。在2018年资管界泥沙俱下的情况下,冯柳管理产品如一股清流获得了很好的逆势生存能力使得个性交易获得关注。
以我的角度来看,交易跟个性的关系大致是这样的。
交易个性本身是不妥的。虽然面上看什么样的个性适合什么样的交易听起来颇似量身定制,实际上因为交易的专业度极高,对个性要求也同样极高。很多的个性在交易上是天然的硬伤,不存在有量身定制的操作空间。比如我自己,我在做交易之前是个到了黄河也心不死,碰了南墙也不回头的性格。其结果自然不言而喻,呵呵——明明方法无效,却死拧,是其他原因导致;明明大势已去,偏偏不去止损;所以早期我的交易在大约半年时间里只有一种情况:割肉。
所以,我的第一个建议,你的个性不是拿来交易的。你的个性必须服从你的职业需求。
后来我想通了,人在现实中只有3种选择:改变环境,适应环境,离开环境。而交易者并非游戏规则制定者,所以改变环境与我们无关,我们就只有适应环境,否则就只有离开环境。直到今日,这种思维已经成为我固化理念的一个重要组成:直面事实,学会适应,否则你将被驱离市场。想得通透了,我也从一个赔货进化成还能保持相对持续盈利,它起到了很重要的心态前置条件作用。
目前,我的交易理念中有一条是亘古不变的:市场永远在不断变化。我们的方法距离失效永远可能并不遥远。居安思危,莫不敢忘。
通常来说个性、习惯、理念中对交易容易产生硬伤有如下几种:
大喜大悲:交易只有输赢,本无悲喜,悲喜是交易之外的东西,这个是杂念硬伤。
英雄主义:时势造英雄,过分高估自己的作用才会容易把自己当成英雄,很多时候,暴利和成绩使我们成为了时代的宠儿,其实不过是侥幸而已。这个是骄傲硬伤。
太爱交流:交易是需要不断学习的,但是却不需要太多交流。有学习的机会好好把握。但是交流则不同,交流是讲究对等原则。风格不同,流派不同,抑或能力高下不同,最后成了鸡跟鸭讲。这种交流除开交流形式本身,实在是没有一点营养,还浪费和占用了学习的时间。这种硬伤属于忘却初心硬伤【交流是为了学习,而不是为了交流】
十年一剑:交易永远在路上,十年一剑好听不好使,一把剑出来还得时时打磨,谈不上有了一两绝招,就宝剑在手、江山我有。剑不磨,弄不好就生锈了,况且十年一剑你说得好是厚积薄发还是天分太低呢?
我本人对个性交易比较感兴趣。多年交易的实践以及对外界的认知,我形成了一个井底之蛙,管中窥豹的观点:成功的交易往往是个性化交易,而个性化交易的人往往在交易中忽视自己本人的个性。
那么怎么去学习和掌握个性化交易呢。初看上去,个性化交易因为掌握的人很少,学习渠道狭窄,思路独具一格,理解难度加大,其实不然。我就此稍微讲下他们当中的一个共性:常识!
都认为交易有其玄妙之处,尤其是能持续盈利的交易方法。其实能持续盈利的交易方法都有一个共性:尊重常识,利用常识盈利。
比如前文中讲到的日内高频。一天240分钟交易,按2秒一笔计算一天一共有1200笔交易。按照大部分交易日的日内震幅小于2.5%,不管你采取哪边进行交易,哪怕全天逆势交易,平均的1分钟亏损持续发生也就是万分之一。这是一个数学常识。所以就自然推理出一个实际的现实结论:大量的日内高频采取的是分时逆向开仓为主。然后再不断的通过其他维度来建立操作规则,比如盘口压单,一天的成交量会有历史波动范围,那么多大的成交算是异常放量也就自然出来了。比如假定价格是信息的反应,如果没有信息的突变,价格和量的突变是有约束性的。当然这个是一个任何交易方法的假定前置,你也可以选择其他的假定前置,我自己是采信这个假定前置的。诸如此类的各种拆分推理,你最终就会得出各个维度上的小概率事件和大概率事件。你采信这些事件的交集形成小概率事件对面交易或者大概率事件交集对面都是可以的。
又比如冯柳先生的交易,他提到了2个基本思路。第一个思路,我搜集信息不是优势,对信息的初步处理也不是优势。但是我对信息的初步处理后的推理能力是优势。那么我就不抢速度,我比质量。比对信息初步处理后的逻辑整合能力。这也是一种交易常识,扬长避短。之所以个性化交易比较少,大众性交易比较多,其中一个原因是大众化交易通常在宣扬的时候会走简单易懂的路子,比如一个均线打天下;又比如量在价先【其实这个是伪理论,各位可以自行复盘】。还有一个普遍的原因是有些东西摆明是短板,但是万一发生呢,想象盈利空间很大,于是这个时候那个著名的叫做贪婪的东西就占据了大脑。这也从侧面说明了所谓贪婪不是人的本性,而是无法界定自己能力圈后的一种产物。知己之短的人在交易中是没有很明显的所谓贪婪。把贪婪定义为交易者的天性多少有点搞笑。即便牛逼如利物莫也概莫能外。最终他依旧是无法直面自己的能力圈,挑战能力之外的交易而失败。
而冯柳先生提到自己选股的基本思路,首先考虑的是下跌空间有多大,如果成功上升空间有多大,讲究的是安全边际和盈亏比的考量。这其实就是一个典型的常识:做划算的买卖,而不是追求最大利润的买卖。在这里想弱弱地问一句挑战常识的人,交易这么多年,你真的还在相信利润最大化是你说了算的吗?哦,MY GO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