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主题阅读的第三本书——高倍数阅读法。作者是保罗.R.席列【美】。本书共十四个章节,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更宽广的人生选择
这个部分共两个章节,第一章介绍了影像阅读法的产生过程;第二章是比较旧的阅读方法和影像阅读法,让读者产生兴趣;
第二部分:学习影像阅读 ~全脑思维系统
这个部分共五个章节,对应影像阅读的5个步骤,系统而全面的介绍了影像阅读的实操方法。这一部分是整本书的精华,需要仔细学习阅读和实操。
第三部分:活用这些技能,熟练掌握他们吧!
这一部分是影像阅读法的不同场景的运用:可以运用全脑思维系统在生活上、学习上、团队学习上、同主题阅读上、以及开启你的“天才”模式。最后介绍了影像阅读~全脑思维系统的真谛。
这本书的精华在于影像阅读法的五个步骤,其他部分可以快速浏览。如果你有兴趣的可以去阅读这本书。下面我就来为你介绍这本书的精华部分。
影像阅读法共分为5个步骤:准备、预习、影像翻阅、复习和激活。
一、准备
影像阅读系统所指的准备工作并不是单纯的准备好你要看的书本就好了,而是要做好两个工作:一是要确定阅读目的,二是进入“集中学习模式”。
在设定阅读目的的时候,可以试着向自己提出几个问题:
1. 通过阅读这本书,你希望得到什么?
你是想大致掌握书中要点,或是为了解决某个问题必须详细阅读书中的内容?
2. 读完这本书后,你最期待有什么成效?
你是希望自己的言行发生变化?还是只是为了打发时间或为了个人兴趣爱好而随便看看?
3. 这本书究竟对自己有多重要?
从长远来看,这本书对自己有多大用处呢?这本书值得读的话,具体的价值在哪里?
4. 这本书需要理解到什么程度?
阅读这本书,是只要明白大致意思就可以,还是需要抓住书中的要点?或是需要明白具体的事实和细节?为了达到阅读目的,是必须要从头到尾一字一句读完,还是只读一部分就好?
5. 目前,你想要花多少时间来达成既定目标呢?
决定阅读这本书需要花费的时间,阅读过程就会更集中、更高效,在阅读上花费自己宝贵的时间也会更有意义。
二、预习
预习在学习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这个原则是在高效的学习中,需要把握从“整体到局部”的方法。也就是先着眼于整片森林,环视了整片森立后再将目光放到一棵树上,最后再观察树的枝叶。
预习有三个阶段:了解概况;评价是否符合阅读目的;决定是否阅读。
1. 了解概况:
在阅读时,最初应快速浏览整体框架,了解概况。一般来说,书籍看目录就能够大致了解作者的想法。其次浏览每章的大标题或者黑体字,以及段落的开头和结尾部分能让你更深层次的理解作者的思路。
2. 评价是否符合阅读目的:
通过预习所获得的新的信息,有利于你做出重要判断,这本书中有符合你的目标的信息吗?这本书有继续读下去的价值吗?你的目标能达成吗?
3. 决定是否阅读
现在到了做判断的时候了,这本书有没有必要继续读下去?继续阅读的话,能否找出符合目的的信息呢?或者,有没有必要重新审视一下设定的目的?
通过预习,你可以为将要进入大脑的信息进行分类,即在我们的大脑中制作信息分类的抽屉,在它被需要的时候被迅速取出。
三、影像翻阅
影像翻阅旨在灵活运用大脑与生俱来的、潜意识层面的信息处理能力。它是在身心深度放松、注意力进一步集中状态下,也就是“快速学习模式”下开始的,进入状态后,不会分心走神,也不会感到紧张和不安。
影像翻阅是将视线调整为“摄像焦点”,为的是采用新的用眼方式,将整个页面同时收入视野,而不是逐行追寻单个字眼。放松视线,拓展周边视野范围,尽量看到书页的边框四角。
影像阅读的6个步骤:
1. 准备工作——准备工作只需问自己几个问题:
a. 想用影像阅读来阅读什么?
b. 能否在接下来的几分钟内集中注意力进行影像翻阅?
c. 为什么想用影像阅读法来阅读这篇文章?
2. 进入快速学习模式
可以用橘子集中法或者是“3-2-1倒计时法“让自己进入集中学习模式中。
3. 开始时的自我肯定
你的心态会影响到学习效果,积极乐观的想法有助于学习,而消极否定的思考会成为你学习的阻碍。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自我肯定的目标必须是可实现的事,否则将毫无意义。
4. 进入摄像焦点状态
摄像焦点的精髓在于“软眼“这一全新用眼方式。具体用眼方法可以参考书中介绍的“香肠效应”。
5. 保持稳定的状态,有节奏的翻页
书中介绍了两个保持稳定的小技巧,一是保持一定的速度深呼吸;而是配合翻页的节奏,在心里反复默念一些简单的词语。
6. 结束时的自我肯定
结束时的自我肯定,实际上是明确的给你的大脑下指令,让大脑整理获得的信息,以备日后调用。在进行自我肯定时,可以对自己说:
“我现在已经获取了这本书的印象……”
“我把这些信息全部交给我的身体和心灵去处理……”
“我期待今后用各种方法提取这些信息并加以利用……”
自此,影像翻阅结束了。
四、复习
复习这个步骤,最好在影像翻阅之后马上进行。当然,要是实在没有时间,间隔一两天也是可以的。如果间隔太久再进行复习的话,可以再次进行影像阅读,以刺激大脑。只需几分钟就可以完成这个步骤。
复习分三个步骤,大约十五分钟:
1. 调查——不仅要浏览书的标题、目录、黑体字,还要阅读下面的内容
● 写在封面和封底的句子
● 索引
● 黑体字和斜体字标注的内容,大标题和各个章节的小标题等
● 专栏、数字、示意图、图标等
● 介绍报道、摘要、他人的感想或评论等
2. 寻找触发词
触发词是作者为了强调某一点而多次使用的词语,是这本书的核心关键词,能够正确引导读者理解原文的意思。在一本书中寻找20-25个触发词。
3. 提问
触发词激发你的好奇心之后,要积极提问,带着问题有意识阅读,将心中产生的疑问逐一写下来,这对下一步激活有很大帮助。
顺利进行复习的秘诀,就是这个阶段并不深入细度理解,而是设定更多的问题。“坚持不看”反而能推动“想读”的意愿,先列出一些你想详细了解的内容,在头脑中做一个“信息整理箱”。
复习最大的好处是营造一种“渴求信息状态”。这样,你对读书这件事会变得更加积极,大脑也为了达成你的目的释放出强大的能量。
五、激活
只有经过“激活”的过程,将信息从大脑中提取出来,才能帮助你理解书中的内容。通过影像阅读,你已经得到了自己想要了解的信息。而通过“激活”的步骤,可以从中挑选出那些必要的信息,逐步进行深度阅读,从“只是有点儿印象”上升到“理解熟悉”,最后升级到你期望的“知识掌握”的水平。
激活可以分为自然激活和有意激活。
激活的5个步骤:
1. 生产性休息
在影像阅读法的复习结束之后,可以先合上书本休息片刻。虽然此时你的眼睛、手上是闲着的,但是大脑还在拼命的运转,这些信息在大脑中慢慢成熟。我们把这称为生产性休息。接下来的工作都交给大脑至少离开书本10~20分钟如果时间充裕,最好等一个晚上。
2. 重审问题
在生产性休息时间之后,需要我们重新审视一下在复习阶段提出的问题。重新看一下触发词列表就会防线好奇心升级,不管是对整本书还是对自己感兴趣的地方,都会兴趣盎然。
此时,重新审视一下提问,决定当下最为重要的问题。
3. “超读+摘读”、“跳读”
可以把整篇文章或书籍分成几个板块快速浏览,根据上一个环节的提问,寻找自己想要的答案。
根据你的兴趣,一旦决定要读哪一个部分,就可以开始“超读”了。如果发现有引起你注意的部分,这就是我们要进行“摘读”的内容了。如果你不知道摘读哪部分,相信你的直觉就好。
你是不是还不能理解什么是超读?什么是摘读?下面举个例子:
想象一下你自己是第一次来到地球的超人。
你从10万英里的远方眺望着地球,地球看上去像一个旋转着 的蓝色球体,你朝着地球径直飞下来。
当距离地球约1万英里的时候,你开始能够看见大陆的轮廓,也能够意识到这颗星球大部分都是被水包围着的。更加接近一点儿的话,就能看到沙漠、热带雨林、大草原、山脉等地形。
突然,一个被蔚蓝色大海和美丽沙滩环绕的生机勃勃的绿色森林小岛吸引了你。你在小岛上暂时着陆,在岛上探险或者潜入海中。探索完以后你满足地飞向天空,寻找下一个着陆地点。
这个例子形象地说明了“超读+摘读”的不同。超读从上方俯瞰文章整体。而摘读则是挑选能达到阅读目的的部分暂时着落,只阅读这个部分,从中得到详细的信息。
“超读+摘读“的作用在于理解文章结构,只找出重要信息,将文章内容进行重组,概况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这样,不仅能够加深理解,而且有助于长期记忆。
跳读是用眼睛快速地扫过整体阅读内容。迅速浏览文章,眼神迅速并不规则地跳动。
4. 绘制思维导图
5. 高速阅读
如果你希望详细了解文章的内容,但扫描重点的“超读+摘读”无法达到满意的效果时,可以选择“高速阅读”。
高速阅读虽然和一般的速读法有相似之处,却有两个根本性的不同。第一个不同,它是影像阅读~全脑思维系统的最终阶段。第二个不同在于,它可以自由调整阅读速读。
上面五个步骤就是影像阅读的全部内容了,道理看着是简单,但重点在于实操。在学完这个方法后,务必要按照完整的步骤进行其他书籍的影像阅读。慢慢的就会发现速读的乐趣。
这套系统的真谛并不在于其中蕴含的技巧。通过学习这些技巧引发你思维上的转变(看待事物的角度),才是它真正的精髓所在。想要用这套系统来达成阅读目的,你必须彻底告别那些过去习以为常、效率低下的旧有阅读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