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明星们上节目常有掏包环节,观众们都很爱看,或与观众们有窥私癖有关,但略想想便可知,这种节目环节大多是和受访者沟通好的,要通过这种情节了解明星们的真实一面多半有点难。
说到包包里装了啥,许多男生们都是以极简风格主打,一只手机一只钱包就是全部装备,人人努力向《为学》中励志蜀僧“一瓶一钵足矣”的标准看齐。极简到现在,有人连钱包都懒的带,只一只手机走遍天下去者。
而女生包包里的东西则是韩信点兵、多多益善。每只不大的包包都可能是只百宝箱,小小一只袋子里可能放着十几样护肤品和化妆工具。
围观的多了,人们似乎有理由相信,女生的包包里大多会有护肤品,至少会有一只护手霜,但很少有人会放一本书在里面。
原因也很简单,看书的人少,看书的女性尤其少。
不吹不黑,这些年人们的眼光似乎都放在手机上了。
最明显的,我们在公交、地铁上很少看到有人在看纸质书,倒是多半都捧着手机在看公众号或追剧是真的,不管人多人少,是坐是站。
听说从前山的那边海的那边的歪国仁们都很热爱阅读,尤其爱在车上看书,后来有明白人出来打脸,说那是因为车厢里没有网络信号,手机没法上网,后来村里,啊不,是车里通网了,于是人人抱着手机刷起来。
看纸质书的人少了,对于看纸质书的情景,尤其是女性看书的场景,也觉得分外让人感动。
我个人印象深刻的关于有女性从包包里掏出一本纸质书的场景有两次。
一次是耳闻。当年撒切尔夫人在某次会议上时,被人质疑不懂经济学,没读过凯恩斯,结果撒切尔夫人当场便从她钟爱的那只黑包中取出一本凯恩斯的书,并现场朗读了一段驳斥了对方。
这种现实中类似爽文打脸的情节真是让人喜闻乐见,算是为数不多的一个可以证明“读书有用”的正面实例。
一次是亲见。当事人是一位我认识的一位聪明可爱的女生。有一日我们聊天时说到西方文学史上一位作家,女生当场说出一个很新奇的观点,并表示木心便是这么说的,边说边从她那只精致美观的COACH包包里掏出一本《文学回忆录》,我得说那是一个美好的瞬间,仍对当时的场景念念不忘,并再三回想。
就像华兹华斯在《水仙颂》中说的那样:
后来多少次我郁郁独卧,
感到百无聊赖心灵空漠;
这景象便在脑海中闪现,
多少次安慰过我的寂寞;
我的心又随水仙跳起舞来,
我的心又重新充满了欢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