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总是由得和失组成,就像阳光的背面是阴影,就像有高峰就有低谷一样,“失”是必然存在的。但是每每于夜深人静或独自静坐反思时,想起过往,总是懊悔于自己的“失”。
那时候的我不到二十岁,但已经参加工作了。试想一个农村孩子,能在十几岁就捧上铁饭碗,一辈子领着国家发的工资,这不仅值得父母骄傲,也是令同龄人羡慕的。要知道,当时一个乡镇才能有一两个学生跳出农门,剩下的人只能另寻出路。
不知天高地厚的我,当时有些飘飘然了,已经不自觉地和以前的老同学划清了界限,觉得自己已经“功成名就”了。
那一天,恰是逢集。(在农村每一或几天,在主要街道两边,小商贩们开始支摊摆摊卖货,一卖就是一天。反之叫背集。)应家人之命,我去菜场那边买点菜。卖菜的大都是周边的农民,卖的菜也是自家种的。当时正是盛夏大太阳烤着,他们都想卖完尽早回去。于是吆喝声此起彼伏。从未买过菜的我,面对热情的吆喝不知所措,只是机械地往里走着,同时,又矜持地绷着脸,打量着摊位上的菜,表明自己不是那么容易糊弄的。
很快,一条小街快走到头了,那热情的声音也小了许多,忽然不远处一个摊位上的青菜吸引了我,虽不多但绿油油水灵灵的,我把目光投向摊主,一个局促不安的身影蹲在那里,似乎感觉到我的目光,也或许是早就看到了我,知道无法躲避,他艰难地抬起头。我才发现卖菜的竟然是我的老同学。那一刻我怔了一下。
记得他的父母当时都在乡政府上班,他有一双明亮的大眼睛,嘴角总是带着笑意,记得他那时还比较贪玩,曾经用纸盒子养过一个老鼠,老鼠旁若无人地啃着一个萝卜。令当时坐在后桌的我既惊讶又恶心。和他的交集仅限于此。没想到毕业后的再次见面竟然是在这样的场合。
我们的眼神交汇在一起。我暗暗惊讶,他竟然卖起了菜。而他似乎读出了我的惊讶,脸“腾”地红了,满是羞惭之色,眼神躲闪着,嘴嗫嚅着,似乎想说些什么,旋又低下头去。而在这一刻,一种优越感在我心中升腾,“哼,装着不认识我,我也更不认识你。”虚荣心促使我眼神飘过他,昂起头,什么话也没说就走了过去。
多年以后的一天,我回顾往事,不知怎的,这件事情倏地钻进脑海。此时的我,早已过了狂妄的年纪,亦接收过很多不屑的眼神。那一刻,当他躲闪的眼神,惭愧的神色,又清晰地出现在我眼前时,我忽然明白,彼时的他,何尝不是曾经的我?当时我是那么浅薄自以为是,我所谓的“优越感”其实不过是自我感觉罢了,我意识到自己当时的表现是多么可笑,甚至还有些丑陋。我忽然无地自容了。
多年以后,回顾往事,每每想起这个场景,我都懊悔不已,我曾无数次地在心中说“对不起”,我也总是告诫自己不能忘记,它时时提醒我,谦卑,记得清除心中的“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