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从“都不懂”到“小老师”

从“都不懂”到“小老师”

作者: 一介书生l1 | 来源:发表于2023-09-08 16:34 被阅读0次

        作为家长,你对孩子最为窝火的行为是什么?可能大多数家长的答案都是:“什么事情都要我去催、去逼,但即使是催和逼,他都没办法做好。”网上有个帖子十分火:“不做作业,母慈子孝,一做作业,鸡飞狗跳。”帖子下面的跟帖量大的惊人,许多家长都以亲身经历分享自己催逼孩子做作业的苦脑。但是有什么好方法可以让家长们学习帮助孩子成为自觉型孩子,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呢?

      今天,就分享一个我在日常教育中的小心得:如何让孩子从都不懂到小老师?

      张家祥,这个学期六年级了,可数学基础一直不是很好,索性态度还是不错,平时我布置的作业都能按时按量完成,但问题就是质量有所欠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给自己下了一个任务:所有同学的作业一定要当天弄懂、当天订正。说当天订正还是很容易的,因为孩子们都特别聪明,他们知道老师想要什么,也知道怎样才能不受惩罚。这里就免不了有些孩子会钻控制,甚至是抄袭同伴作业。这样一来,当天弄懂就显得非常重要和非常困难了。

      这天,家祥到讲台来问我作业,今天的内容是分数乘法,可是孩子不会约分,所以一连订正了五次都没有做对,在这个过程中他一步一步地纠正自己的认知,我一步一步地带着他往对的方向走,最后告诉他约分应该是这样的,而不是像他前面五次那样,他恍然大悟:哦我终于懂了。第六次他很快又把作业拿给我看,这次就非常好,过程好结果也好。

第二天的学法大视野发下去之后,他非常自信地跑到办公室问我:李老师,我改正好了,肯定是对的。

      “哦,这么自信啊?”

      “那是必须的,不相信你看看”他面带微笑、充满自信地答到。

        因为这事情,我来到教室里表扬了他,当时情绪非常激动,所以拍了几下讲台(我与孩子商量了一个师生公约,自己事先决定惩罚内容,全体同学一起监督,包括我犯错了,他们也可以惩罚我)。其实我本人是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但同学们发现了,而且指出来说:老李,你刚才犯错了,你要接受我们的惩罚。

        “我犯错?我什么都没有做啊,什么错?”说实话,当时我是真的一头雾水。

      “你拍桌子了”下面的同学都特别兴奋,分分指出来。

        “我拍了吗?没有吧”(很多时候孩子们不是不承认犯错,而是真的没有意识到这是错误;很多时候孩子们因为粗心做错题,其实这不是粗心,而是他的习惯让他觉得这根本就不是错误、不是自己能力问题,所以当我们说他粗心的时候,他不但不会改,反而还会继续粗心,因为我们并没有告诉他“粗心,也是一种能力问题”)

        最后,我欣然接受了大家的惩罚:罚抄“不拍桌子”五十遍。

      我把罚抄的内容发在了班级群里,内容上写清楚了原因:因为表扬张家祥同学的求学精神。这对于这个孩子而言就是最大的奖励,比任何物质奖励都重要,因为每一个孩子都希望得到来自他人的肯定,哪怕他并非很优秀。

这发生在昨天的第二节三点半课程,情况是这样的:坐在椅子上的是谭至毫,关于这两天学习的分数乘法,他并不是很懂,于是我便在第一堂课的时候给他讲了很久,也出了好些个例题,但他的掌握还是有些欠缺。于是,张家祥同学(站在旁边的孩子)出现了。他带着谭至毫来到了教室后面的桌子上(通常是我们在那里改作业)进行讲解,我就接着检查其他同学的学法订正。

      随着时间的流逝,很快就到了放学的时间。我走到了两人身旁,家祥还在很用心地讲解。

      “怎么样,小张老师,你的学生听明白了吗?”我同他问到。

      “我觉得他还是有些不懂,还得再讲讲”家祥认真说到(这和他原来的表现有着千差万变)。我没有把至毫留下来,因为我清楚知道孩子现在的学习情况并非一天两天形成的,所以改变也并非立刻就能见效。关键在于,我们是否有良好的方法和持之以恒的毅力。

后记:

    管孩子不如懂孩子,懂孩子不如做孩子。为人父母、为人老师我们都知道学习的重要性,可孩子呢?我们可曾清楚地知道,他们需要的是什么?他们又有着怎样的困惑?上面的故事分享中,与其说是我在想办法“教育孩子”,不如说是我在想办法“陪伴孩子”。最后,希望你我都能成为孩子心中“帮助型”的父母和老师,而不是“管理型”的父母和老师!

     

相关文章

  • 当你问问题时,你知道我在想什么吗? 20180807

    “不懂就问”,这是从小老师、家长都告诉我们的,“不懂就一定要问,要弄懂为止!”。 那么,你还保持着这个好习惯吗? ...

  • 从读不懂到读懂

    最近两三天晨起读书后没有写读书笔记;因为遇到了困难,看了两遍都觉得作者语无伦次,觉得没有感触,甚至一度怀疑是翻译者...

  • 向美而行——做个实小女教师

    事出有因: 建设路从东端到人民路段、文化路从东端到38号段(这两个地段是实小老师上下班最集中的地...

  • 从“西京”到“废都”

    花了近2周的时间,读完了贾平凹的小说《废都》。这是一部长篇小说,将近40万字,内容的确琐碎,多是围绕主角而来的人情...

  • 你若懂我

    你不懂我 从清晨第一缕光 到夜晚的最后一抹黑 你不懂我 从第一阵春风拂面 到冬日里最后一块冰融化 你不懂我 从第一...

  • 借钱的烦恼

    我在年轻的时候,不懂的世事,有朋友遇到难处找我借钱,我基本上都借了。从几十到几百到几千到几万不等,但是到最...

  • 走在成长的路上,去遇见更好的自己

    2018年8月30日 星期五 晴 新学期培训心得 从昨天下午开始到今天,学校对我们一小老师...

  • 大学生活初体验

    懵懵懂懂的年纪里,不懂何为“一点定一生”,从填报志愿到被录取,从开学到入社团,从谁也不识到见面朋友……一切一切都...

  • 在大学里慎独,坚持热爱,勿忘初心

    我翻了座座山,从边疆少数民族高寒山区的乡村土坯房小学里到省城读大学,从连汉语都听不懂到读大学,我很幸福,也很努力。...

  • 互联网让我对学习有了兴趣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从工业到农业,从城市到乡村,人们的生活都和互联网息息相关。 不懂互联网就意味着落后,不撑握好它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都不懂”到“小老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qldv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