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应台《目送》一篇《目送》,传达了多少父母共同的感受与心意:深深的爱意与无奈的情绪夹杂,常常袭来的心动与时时笼罩的落寞交错。
读《目送》,就是在回忆我的父母与我相伴的岁月,就是在回想并不遥远的我与我的儿子的故事。
“告别时,照例拥抱,我的头只能贴到他的胸口,好像抱住了长颈鹿的脚。他很明显的在勉强忍受母亲的深情。”
每读到这里,我会忍俊不禁。这样的文字描述似乎是专为我与儿子的拥抱而写的。不经意间,我的头也只能贴到儿子的胸口了,虽然那时他才8年级。而且这样的拥抱是在他极不情愿的、经我多方哀求外加耍赖而获得的“恩宠”。
儿子拥抱妈妈的照片总是无法拍到:)有时他会咕哝一句:“你烦不烦啊。”但他终究拥抱了我一下,有时他会把我抱起来放下,再抱起来,再放下,反复两到三次,于是我会得到巨大的满足。一如他小的时候,我能把他举起放下,再举起再放下,而他乐得“咯咯”笑,直到把我累得筋疲力尽,但他仍不满足。小时候拥抱他的过程,我累并幸福着;长大后,他拥抱我的行为,敷衍着无奈着。小学六年,一到家就张开臂膀与我拥抱的那些光阴,终究是从指缝间溜走了。但永远定格在我记忆的底片上。
如今,原先的小家伙长成了1.88米的大高个,拥抱?别做梦了!若干年前的敷衍与不情愿,都不再能享受到了。遇到他心情愉快,他会一把抱起他老娘我,转几个圈,直到我头晕目眩,忙不迭地求饶,他还非要让我回答:下次还烦不烦我?直到获得了肯定的回答,才放我下来。心想:再也不能惹他了,这臭小子,把我甩来甩去,以为他老妈才28岁么?
或许,他确实未意识到他的妈妈体力、精力都不如年轻时,因为他始终觉得妈妈还年轻。一如我至今未把父母归为老年人行列,虽然他们已经步入古稀之年。
朋友们都说:羡慕你与儿子在一起的互动,母子间的爱意无限,朋友般的温馨蔓延,但又并不沉重:有儿子对妈妈的尊重,当然也有妈妈对小人儿的尊重;有妈妈对儿子的约束,但丝毫不觉得强硬;有儿子对妈妈的小耍赖,但一点没有蛮横无理。
儿子在小学时,曾在课堂在这样说:我是一个喝母乳长大的孩子,我是幸福的,没有受到三聚氰胺的毒害,感谢我的妈妈。初中时他曾言:我确实比较单纯,我在一个充满爱意的家庭长大。这些都是他的老师反馈给我的,老师们带着欣喜告诉我,而我,喜悦如莲,感恩老师与我的孩子。
美好不晓得他是否还记得儿时的他,儿时的他和父母共同经历的喜怒哀乐。
想起自己的父母,想起自己与父母间从小时候的亲密无间到青春期的不理不睬,青年时的若即若即,中年时眼里只有儿子忽略父母,想要好好尽孝却终究冠以“工作很忙”的理由。唯有当我告诉儿子国庆假期的某个晚上,我因有朋友聚会,留他一人在家时,我能看到他眼角眉梢的笑意堆起来,我能听到他心头的欢呼不可遏制地响起来。那个时候,我能体会到我的父母的落寞与无奈。
如今,我会常回家去看望父母,陪他们聊聊天,走一走,有事没事打打电话,听一听他们的声音,也让父母听一听我的声音。血管里留着相同血液的两代人,这样的牵挂与思念,怎么也无法割舍。
帅气的背影有那么一天,哦,不对,这一天已经到来,儿子用背影默默告诉我:不必追。如同,我以这样的背影对着我的父母。但与他相伴、相守的每一天,我都会细数幸福。很多年后,当他为人父时,父母与他的故事也会成为他一生的甜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