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共情社交”与“功利社交”

“共情社交”与“功利社交”

作者: 好奇shu塾 | 来源:发表于2018-04-06 20:56 被阅读0次

    所谓“共情社交”

    就是指为获得情感联结与情感体验,打发无聊,或因共同兴趣而产生的社交行为。

    共情社交存在的根本原因是在于:当一个人的心智尚未成熟独立,或是社会阶层较低、生活不如意时,他需要从朋友那里获得情感上的联结和支持。

    这种共情社交不涉及利益的交换,绝大多数人自小产生的社交行为,就是源于这种共情类的需求。

    风墟先生研究共情社交时发现一个现象:“一个人的心智越成熟,他对共情社交的需求就会越少。”

    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情况?

    因为心智成熟到一定程度,就不再需要朋友提供情感支持和心理慰藉了。

    比如张爱玲与炎樱。

    所谓“功利社交”

    就是指为达成某一目的,或是从对方身上获得利益而产生的社交行为。

    “功利社交”有两个基本前提:

    一是有效信息、知识与物质的交互传递。

    邻居家孩子小树,在我们小区朋友最多。为什么呢?因为他拥有最多的玩具。一天,妈妈问:“谁是你真正的朋友啊?”小树答:“胡新宇。”妈妈问:“为什么是他啊?”小树答:“他从来不抢我玩具,他只跟我换。”你看,连孩童都觉得:没有交换,等于抢。

    二是拥有较为“对等”的价值水平。

    这个价值水平不仅仅是指社会地位的层次对等,也指精神才艺上的和谐共鸣和思想观念上的门当户对。

    比如高山流水遇知音的俞伯牙和钟子期。

    最最切忌的就是将两种社交混为一谈。

    讲一个在知乎上看来的“借钱”的故事:

    我看中个包包,忍了很久还是想买,因为平时一向月光,没啥钱,凑来凑去还差4000多,就去向闺蜜借。我以为吧,她会痛快的借我,可是她虽然借我了,但要我打欠条!

    我心里一万匹草泥马在奔腾啊!回家后就开始生闷气,越想越不舒服,闺蜜还要欠条吗?我还能为这点钱外逃啊?就算要欠条,也应该是我主动提出来吧?

    这是典型的将两种社交混为一谈了——认为他“共情社交”的朋友,为他做“功利社交”朋友的事情,是理所应当的。

    这种情况在生活中非常普遍,就像咪蒙在《致贱人》中所描述的:你不是学英语的吗?帮我翻译一篇论文呗。你不是学中文吗?帮我写个年终总结呗。你不是学设计的吗?帮我设计个LOGO呗。如果你拒绝,就会背上“不够朋友”的恶名。

    这些人忘记了一点:帮你是情分,不帮你是本分。即便你们是从小玩大的“共情朋友”,但只要提出“功利性”的诉求时,就必须明白一个原则:“共情朋友”从来没有义务对你做出“功利性帮助”的必须。他愿意帮你是情分,不愿帮你是本分。

    而且,最好的方式就是:当你提出“功利性”诉求的一开始,就应当以“功利社交”的方式去沟通,自己写下欠条、算明利息,对方要那是本分,不要那是情分。

    不管结果如何,你都应该心存感激。妈妈从小就教育我,不要向好朋友借钱——我觉得这是给我上得最好的将“共情社交”与“功利社交”区分开来的启蒙课。

    摘自拾遗《真正聪明的人,往往很少交朋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共情社交”与“功利社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qnsh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