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三星堆,为何人们那么喜欢关注它。今天得已在通州大运河博物馆看到了成都出差来的一些文物,也让我对古巴蜀文化有了一些了解。
三星堆遗址位于四川广汉南兴镇,那有三星堆博物馆,有时间一定再去看看。三星堆遗址的年代从新石器时代晚期延续到商末周初,距今约4800~2800 年。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历史,这里就是中华文明起源地之一,有积极独特的意义。
三星堆最引人注目的是关于信仰崇拜的文物。很多文物主要是为祭祀所用,显示了不同代际的祭祀行为、祭祀方式或祭祀对象的行为过程及其间的差别。
从出土器物看,可能包括太阳、树木、山、川、鸟、蛇等自然崇拜,也包括祖先崇拜。
瞧这些巨型面具,还有这突出的眼睛。我终于了解了这突出的眼睛到底来源于何处?
众多出土的文物当中表现眼睛的文物是数量繁多,特别是眼球的部分,极其夸张。古人为何如此重视刻画眼睛,据《华阳国志》记载:“蜀侯蚕丛,其目纵,始称王”。
“蜀”这个字里边有一个“虫”字,虫代表当时的蚕,有个词叫“蚕丛”又称蚕丛氏,是蜀国首位称王的人,他是位养蚕专家,据说他的眼睛跟螃蟹一样是凸起的。而后人为了纪念这个王,所以造出了他眼球突出这么一个形状,就是为了纪念先人吧。而这充分展现出古蜀人高度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看了这些不得不感叹,人类从古至今都是充满好奇的,他们在探索天地,也在探索自己,不断发挥自己无限的想象力去创造。
对于大自然,他们也有着很多的未解之谜,他们靠着自己的想象力去探索这个世界。这种生生不息的脚步一直都未停止过,直到今天。
在长期的摸索中,他们累积了大量经验,最重要就是如何取悦神或超自然力量。通过贡献贵重的祭品、歌赞与舞蹈等,拜倒在神或超自然力量的脚下,从而使食物丰盈、战胜攻取、子孙繁多。
都是些朴素又简单的愿望,而生存从古至今都是人类永远的话题。
博物馆里看到了一首小诗,觉得写的好,分享大家。
互观
昔我去时
黑色的浓烟、桔红的火焰
将我吞噬
无尽的绿色森林、高大的树木
那太阳的居所
在我眼前隐退
大地的怀抱湿冷,耳畔回响
人们祈求食物丰盈、子孙成群
欢歌如昨
今我来日
低声的细语、惊奇的目光
将我包围
天际的灰白楼宇、绵远的群山
那太阳的新行宫
在我脑海浮现
世间的红尘灼热,驻足思量
人们竞日奔波劳顿、歧路彷徨
魂归何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