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一直以为是用在一个人遇到困境而不能自救时,其实它还可以用在别的地方,比如:遇见自己。
同闺蜜聊天,无意间聊了很多,渐渐深入,直到双方都不去戳破的微妙底线。就感觉真神奇,自己兜兜转转,不断思考,不断印证,不断推翻,折腾到最后得出的结论,恰恰就是闺蜜口中对我的一句“点评”。我调侃到“早知如此,何必浪费那么多脑细胞”,可是她也说“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是不一样的,你都可以推翻自己建立起来的想法,何况我讲给你的”。不得不说,她真相了。
虽然我会赞同她说的,或者别人的建议,可是我还是控制不了自己的各种小心思,纠结着推翻,依旧我行我素,直到又兜转回来,才发现原来答案就是那么简单,我也曾接近真相,但在当时不会去相信,只固执的认为自己是对的,即便错了也欺骗自己那是对的。所以我是一个不敢直面现实的人。
闺蜜看人看事都偏通透,她愿意相信她的直觉,事实证明,她的直觉确实值得一信。我们聊起爱情,她说:你不是那种踏实的人,不是可以稳稳定定过日子的,而且有婚后出轨的可能性,不论是灵魂还是身体,对待感情是自私的,很少有人可以让你付出一切,或者说真正投入到一段感情中,你对感情要求过高,因为你总是等着别人为你付出,这点你和对朋友完全相反,虽然男生是应该主动,但不能完全依靠别人的付出而没有回应,所以你可能不是喜欢一个人,只是喜欢那种你被关心着被关注着的感觉,所以很不踏实。话虽然一针见血,但我却不得不承认,我没有建立起正确的爱情观,我是一个自私的人。
我甚至觉得她了解我超过我自己对自己的了解,她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惊觉自己并不够了解自己,这是值得我反思的一件事。我问她“既然你看的如此通透,知道我这么不踏实,还有许多缺点,为什么还选择和我做朋友?”她回答“因为我看到了本质,你本质还是好的。”大多数人认识我只是看到了我的表象,觉得我是那种可靠的居家女孩,性子柔和,好相处,但非常熟悉之后就会发现我并不是她们看到的样子。我的心是软的,但并不是真的温柔;我虽然居家,但确是极个别的时候;我虽然热心肠,但并不那么可靠;我虽然可以和大部分人相处的来,但并不是好相处的那类人……总之,我不是个“坏孩子”。
“如果想了解我,请不要相信别人嘴中的我。”别人嘴中的我:皮肤白,食量小,身材偏瘦,小淑女,勤快,会做饭,屋子整理的井井有条,孝顺,人际交往会办事,爱助人,有耐心,独立,爱看书……但其实……我不高不矮,中等身材,皮肤不白,食量惊人,站行坐卧,豪放不羁,饭是会做,但不爱做,生性偏懒,得过且过,喜欢打扫,不算有条,孝顺一事,有心无力,人际关系,装模作样,助人为乐,礼尚往来,富有耐心,不敢苟同,自力更生,没那魄力,热爱阅读,消磨时间……所以我不是一个能够表现真实的自己的人。
“想一出是一出”用来形容我真的是相当贴切。我可以下雨天出去逛超市,就因为想打个伞,我可以看着日子直接下单不算是礼物的礼物,给朋友一个“惊吓”,我可以喜欢很多东西,但是过一段时间可能就没有那么喜欢了,我也想学个才艺,可三天两头的就不了了之了……我爱幻想,不切实际的那种,我认为这也是我距离梦想越来越远的原因之一,许是生活的失意,也许是自己的不上进,总幻想着可以不劳而获,碰上奇迹,幻想着见到想要见的人,做着想做的事,过着想过的生活,享受着他人的疼爱,梦碎以后,我还是我,矛盾着,挣扎着,想要改变的自己。尽管我是一个爱做白日梦的人。
我喜欢笑,这是真的,可能笑起来有点傻。
我喜欢雨不喜欢风,这是真的。
我喜欢游玩,却也恋家,这是真的。
我喜欢拍照,但技术很烂,这是真的。
我喜欢真实的自己,即便她没有那么好,这是真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