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弘毅国学文化 快乐学习经典

弘毅国学文化 快乐学习经典

作者: 荡相遣执 | 来源:发表于2020-05-04 08:37 被阅读0次
    孔子讲学图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在“为政篇"叙述自己一生的成长历程,是想告诉我们,作为一个为政者应该达到的思想境界。儒家重视德政,“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更重视行政长官的引导作用,“君子德风,小人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同时也更加重视个人修养。希望“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孔子把自己的一生分为七个阶段,六种境界。二千多年来的读书人皆以圣人为一标尺,对照并反思自我,虽无法达到圣人之境,有“高山仰止”之叹,但总算有个完人目标,于自强不息,勤耕不辍中,书写着自我价值。

    真是这样吗?让我们来认识一下孔子。

    第一段人生,学前。

    孔子的父亲叔梁纥是鲁国陬邑大夫,将军之职,应该很富裕,但这不属于小孔丘。他只知道与母亲相依为命,还有一个同父异母的残疾大哥孟皮(通“跛")。守寡的母亲识得大理,每日为别人织绢洗布,辛苦劳作。小孔丘人小鬼大,也不闲着,帮富人放牧牛羊贴补家用,并和伙伴们练就吹鼓手的能耐,还能给一般人家主持丧祭。

    突然有一天,有人告诉了他,他的父亲是谁,他有士的身份。尊贵的士的意识陡间苏醒,再也不能平静下去。他决定读书。他的母亲先是吃惊,继而愤怒,后是喜悦。她要支持自己的儿子,去重振家业,恢复孔家应有的荣耀。

    第二阶段,读书。

    孔子读书较晚,但他天资聪颖,过目不忘,举一反三,问一知十。里弄的先生很快就教不了了,只得推荐他去国子监学习。

    虽然自己是士,但是家贫如洗,母亲三十多岁已有老妪之象,营养不济,气血衰弱,加上素有喘疾。超体力劳作使她多次晕厥。但为了不让儿子知道,她咬紧牙关,强力支撑。最后还是早早离世,年仅32岁。

    母亲的去世,使孔子唯一的依靠失去。但他没有废弛。在乡人的帮助下,以叔梁纥唯一合法继承人的身份,经过复杂而艰难的争取过程,将母亲和父亲合葬。那年他才十四岁。

    母亲去世后,孔子更加发奋努力,学业大涨,再加上葬母尽孝,照顾长兄的贤名,已是四方无人不知的达人。鲁国国君也听说了他,希望他能为国做事。

    十八岁,孔子结婚。第二年,生子。国君知道后,送来一条鲤鱼。孔子于是给儿子起名孔鲤,字伯鱼。

    于是天下人皆以与孔子一起读书做事为荣。

    第三阶段,三十而立。

    孔子三十岁回首一望,自己成了家,生了子,做了官差,有了俸禄。这是否算可以了?但是,孔子明白,这些都是表面。真正能使自己在别人心中立起来的,是对母亲的孝,对兄长的悌,对君长的尊,对国事的诚,对四方朋友的信。自己的日子仍然很清苦,但已经有学生跟在自己身旁读书,儿子也在其中。哥哥娶妻生子。全家人其乐融融。

    第四阶段,四十不惑。

    不惑,就是形成了稳定的价值观,恒守不移,不因受鼓惑而动摇。

    一、确立信友关系。贫贱而有信者如公冶长者可以为友,富贵侫而无信如阳货者,不可为友;

    二、利不可违义。冉求为季氏宰,精明能干,很会经营。有人在孔子面前说,冉求很有办法,季氏的税收增加了很多。孔子马上说:求也不仁。二三子可起而攻之。

    三、名誉与仁义。齐国的相国晏子用自己的车马帮助百姓过河。孔子听说后很是赞扬一番。三年后,又有人以同样的事赞扬晏子,孔子细问,原来还是同一条河。孔子不屑,认为晏子不仁。作为国相,难道就为了得个虚名而不去架一座桥吗?

    四、尊卑有分,礼用以和。季氏“八佾舞于庭。"孔子大骂,“士可忍,熟不可能忍。"

    五、不以貌取人。有澹台灭明者,聪智且仁,有贤名。然身短,貌丑。孔子收之为徒,以友交之。

    六、首推孝丧。宰我认为三年之丧太长。孔子说:予也不仁。三年不免父母之怀。三年乃天下之通丧,你能不遵守吗?你真不是仁者呀!

    七、君亡臣随。昭公与季氏闹矛盾,觉得不是对手,就跑到齐国去了。孔子听说后,来不及跟家人告别,带着几个学生就追去了。

    第五个阶段,五十知天命。

    孔子作了几年鲁国的行政长官,礼用德施,法政严明,百姓安居乐业,百官各司其命,归三垣之权于公家,树鲁国之威于诸侯,一时敬服于天下。齐国惊慌,于是玩诈,离间孔子与国君的关系,使孔子与三家不和。孔子无奈掛印离去,开始了周游列国的艰难生涯。

    孔子的人生理想,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推行行政于天下。他认为这是上天赋予的使命,并坚信不移。“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当他遇到危险而表现出的勇毅沉着,鼓励和激发着他的学生们,决不放弃。

    子畏于匡,曰:“……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上天如果不让文王的仁政丧失,匤人能够把我怎么样呢?

    陈蔡被围。《论语·卫灵公》: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斯滥矣。”在穷途末路之时,孔子仍能够坚守不移。这就是天命的力量。

    何谓天命?天命是仁政的大道,是人性的本体,是觉悟者矢志坚守的源头活水。天命不是人生的余粮。君子识得天命而守之,故可安贫乐道;小人不识天命,遭遇穷途,淫盗泛滥不足为奇。

    第六个阶段,六十而耳顺。

    六十已是花甲,人生已到暮年。还有什么人没见过,什么事没经过?孔子于是结束周游,顺应故国的呼唤,回到鲁国。无论是国君,还是执政的大夫,无论他们多么谦卑,孔子只在意他们的内心。孔子已超越了耳目之用,外在的形式挡不住思想的流动。他知道,他只能作一个国老,当个总顾问,这下双方都过得去。从此,省去了据理力争,朝堂上也一片宁静。国君与季氏也学会了反思,他们继希望于他们的后人能用孔子,而孔子,也开始关注他的后继者。

    颜回亡故,曾参来了。儿子死去,孙子孔伋出世。孔子感受着生死离别,但仍然保持着心底的平静。因为他知道,每个人,每件事,来也自然,去也自然。

    这就是耳顺。耳顺,就是知性。一切顺和,无有排斥。故合道。

    第七个阶段,随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老年,常年追随身边的大弟子们,很多已开坛收徒,名闻天下;走入政途的,也有政绩著显于世。鲁国的国君和执政大夫们,也都是徒子徒孙。老夫子整日由曾参和孙子小孔伋陪着,参究忠恕大和之道,演绎中庸高明之术。他对曾参说:“参乎!吾道一以贯之。"

    又对孔伋说:“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叩其两端而竭焉。”

    孔子告诉他们,掌握了忠恕之道,中庸之学,无论做人,亦或做事,可随心欲也。

    孔子传心已罢,一生已无牵挂。他来到沂水之畔,望着东去的河水,心已与天地合一,万物恒存。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弘毅国学文化 快乐学习经典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qqeg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