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了,睡到正常点6点半,闹钟把我叫起了床。今天没课,洗漱吃饭,8点前,坐上椅子,静静读余秋雨《文化苦旅》。人往往矛盾,往往纠结。繁忙时,抱怨读书的时间,不多。空闲时,翻书读文的心情,又浮躁。一句话,效果不太好。重重叹口气,抬头看看头顶的玻璃,几束阳光射了进来,时间仿佛静止了,我愣了神,装修的事,又悄悄划进了我的脑海。
每个人的天赋有区别,有倾向,有的喜欢文艺演出,有的喜欢读书写字,有的喜欢张罗红白喜事。装修对有些人来讲,是琐事,是负担,但对我而言,却是种爱好。当我坐在阳光房下,抬头看着玻璃顶时,改造的计划,又在脑海中浮现。比如,顶浇灌之后,洞在哪打,尺寸留多大,楼梯的走向,西边房檐切割多少,瓦工是否要把墙糊平,墙皮是否铲了,砖要买多少?这些工序的安排衔接,怎样才合理,等等。
上午10点多,脑子越想越兴奋,书,看不下去了。匆匆下楼,身子微侧,坐卧沙发里。电视开着,心思却不在。不自觉拿出手机,打开淘宝,又看起了楼梯。无意识的行为,真是脑海里无意识的思维支配的。厨房里,岳母在炒菜,锅铲铁锅的碰撞声,油烟机的昂昂声,混杂在一起,传到了客厅。我转过头,望着厨房。突然,望见了一个装修工人的身影,在北面那栋楼顶层上,走来走去。我大声喊了一声:“妈。你看。”顺着我手指的方向,岳母望了过去,一脸的兴奋:“对面有人,我们可去看看呢?”“去看看,他们家也浇灌的混凝土。”我的心情十分急切。“我烧饭呢,现在去过去,饭怎么办?”岳母提出了问题。“火先关了,下午又没有事。”我回答道。女儿从客厅到了厨房,一路蹦着跳着。
到了对面屋子里。房子面积,不大。我们屋内屋外,楼上楼下转了又转,看了又看,随意点评着哪里好,哪里不好。屋里老板也不在,屋主也不在,仿佛置身自己的家,真自由。离开那家后,中午吃饭,讨论仍旧不停。我的碗筷,刚刚放下,又不自觉拿起手机,找装修的室外地板呢。
饭后,看看天,阳光不错,黄橙橙的,四周的景,像披了黄纱。岳母要晒被子,去顶楼。女儿这个小尾巴,一直跟着。我们到了顶楼,站在自家的房顶上,看看一块块玻璃顶。又比划了起来。我苦口婆心地劝,一定不能两层全封上,最上面那层,封三分之一,留出十平方的露天面积,边角围上栅栏,晒被子,晒衣服,晒年货都可以。岳母总想全部封起,我不太愿意。全部封了,晾晒衣服或被子,不见风,总是不好。有一点更重要,玻璃房冬冷夏热,我是深受其害,不如浇筑实惠,实用。岳母听了我的计划,点头同意。
一切都在脑中,唯一没有落实的是,装修公司。上次,来了一家装修公司,不愿接这活。估计嫌钱少。又联系了一家,还没有来看现场。我的脑子始终在想,装修什么时候才能定下来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