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女儿们从学校回到家后,老师总会在群里发留校孩子们的名单,当此次看到名单上有女儿们429寝室里有4人留校时,爱人立即说留宿的同学肯定家在外县,受疫情影响回不了家,当我表示赞同时,女儿立马反驳道,才不是呢!我们寝室只有1人是外县的,其她同学全部住在市内比我家还离学校近,她们是害怕回家。
这是为什么呢?是不是父母不在家呀!当我有些疑惑的问女儿时,才知道,同学们说每次回家,刚进门父母就会问在学校考试了吗?考得多少分,在班里排多少名,然后就是一堆如何好好读书的大道理,让人烦不胜烦,感觉除了学习成绩外,家长们就没有更为关心的话题了,谁愿意呆在那让人烦闷的空间里,不如选择留校还来得轻松自如些。
妈,你知道吗?我俩每次通电话,同学们都以为你是我男朋友,在她们的心里母亲除了问分数,是从来不会与孩子谈生活的,因为同学们的父母认为,只有学习成绩才是重中之重。我们同学们,大多数是一个月才给家里打一次电话问要生活费。那她们的父母也不给孩子打电话吗?打的,可每次打电话都是说要好好学习之类的话,渐渐地同学们就装着没听到电话铃声响,也懒得理了。
听完女儿的叙述,我也有些沉默了,我一直以为与父母找不到共同话题,成在代沟的只有我们那个年代,毕竟父母们的文化层次不高,子女又多,生活压力大,那有多余的时间与孩子们谈天说地。而今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家庭,且父母双方都是有文化的人,为什么与孩子们的沟通却如此困难。
我也经常听说,某某孩子因在学校受到暴力欺压,又不知道如何与父母讲,日积月累的沉淀就形成了抑郁症,女儿们班里这学期进来了去年从领军班休学的高二学生,也因为抑郁症才被休学后,这学期又重新上高一。我也常常同事们感叹,现在的孩子们真是娇贵打不得骂不得,稍不顺意就玩失踪或者抑郁,还真是让父母们拥有操不完的心。
为人父母都知道爱孩子百般疼爱,却不知道,孩子需要一个与她共同成长的知心朋友,做孩子心灵上的知心朋友,与孩子共同探讨她们现阶段所感兴趣事何乐而不为,孩子的学习成绩固然重要,若有那时间整天在孩子面前说教,不如自己与孩子一起携手学习,让孩子感同身受到学习的重要性。回想新闻上总是频频出现不孝之子的各种报道,可又有几人能想到不孝之子的背后难道与他们的父母无关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