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那人那山那狗》:坚守一份质朴

《那人那山那狗》:坚守一份质朴

作者: 计梦梁 | 来源:发表于2017-09-23 16:08 被阅读28次

    看电影《那人那山那狗》,不由得联想到沈从文的《边城》,同样是湘西,同样是乡土。总觉得这两者之间有着这样那样的联系,我无法知道导演在拍摄电影时,是否想到了《边城》,也无法知道,拍摄的灵感是否来源于《边城》。但无论是电影还是小说,都有着同样的一份质朴,这份质朴打动了我,这份质朴让我流泪。

    电影本身要讲的故事很简单,简单到根本就没有什么情节可言,没有非常强烈的戏剧冲突,剧中唯一的一场可以让观众明显体验到矛盾冲突的戏就是乡邮员的儿子扔下了邮包,而受到父亲严厉的斥责,然而这一情节只用一句独白就带过了。我非常喜欢这样的处理方式,非常喜欢整部电影的克制。个人认为好的艺术品都是需要克制的。在这样的克制之下,父子情,乡土情,夫妻情更加扣人心弦,也愈加深沉。其实整部电影不是没有矛盾,首先父子之间就充满矛盾,儿子由于父亲常年不在家而产生隔阂,起初对于父亲把这份苦差事交给自己心里是埋怨的,是责怪的。在最初的邮路之上,儿子与父亲鲜有交流。儿子对于父亲的许多观点也不甚认同,在对待五婆的态度上就产生了明显分歧,到后来的走路还是坐车这一问题上也是谈不到一块。这是他们之间明显的代沟,然而父子毕竟是父子,血浓于水。儿子被犁头弄伤,不让妈妈把这事告诉父亲,父亲摔下山坡也不告诉家里。他们或许不亲,但是很像。在两百多里的乡村邮路上,儿子与父亲慢慢打开心结,消除隔阂,儿子也越来越理解父亲这份苦差事的意义,慢慢理解父亲这份坚守。其次就是山外与山里的矛盾,或者说是城市与乡土的矛盾。儿子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山外,父亲则代表着山里。儿子在邮路上要用半导体放着音乐,这些歌是流行歌曲,姜育恒的《驿动的心》,蔡琴的《恰似你的温柔》甚至还有《Tant's why》,儿子认为有一段路根本就没有必要自己走,完全可以做客车,然而父亲觉得自己走着踏实,走出来的才是邮路。儿子让父亲学会圆滑世故,没有必要去得罪村干部,然而父亲却说“山里人还那么复杂”。这是两种意识形态的冲突,父亲的与儿子的,山外的与山里的,城市的与乡土的。

    电影拍摄于20世纪90年代末期,电影的故事讲述的却是20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我一直对于80年代都是无比向往与怀念的,以己度人,难免导演也有这样的一份怀旧之情吧。在九十年代末期,中国已经处于市场化阶段了,80年代的质朴、纯粹已经被浮躁、功利所席卷。今天看这部电影,这种怀旧的感觉尤为强烈。电影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干净、美丽、质朴、纯粹的乡土世界,这个世界面临着来自山外不断的挑战,山外的诱惑太多,在大山深处的坚守更显弥足珍贵。父亲找不到一个能够接他班的人,只有将自己一生的事业交给自己的儿子,他知道这是份苦差事,一辈子只能扎根在大山深处,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那个父亲不想望子成龙呢?可山里人离不开乡邮员,这份工作需要这样的传承,父亲唯有将这差事交给自己的儿子他才放心。与其说这是事业的薪火相传,更愿意说这是情怀的延续。

    这样的情怀在今天已经变得不再重要,乡土世界离我们原来越远,乡土情逐渐淡出人们的情感世界。如今,很难再看到沈从文笔下的美丽边城了,也很难在看到如此情怀的电影。我知道,这些都将远去,我唯有怀念!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那人那山那狗》:坚守一份质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qvce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