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现在离午饭之前还有一点时间,针对瑶瑶昨天的防骗意识的背后的这个思考,我现在就用分段语音的方式和大家分享一下。
从瑶瑶上幼儿园开始,我就这植入了一个理念,一个概念,就是幼儿园门口附近的一切的小卖部的东西,我们都不买,针对这个问题,我们也给她做了一些示范,比如说质量不太好,还有就是属于很粗糙,造型也很简单的玩具,一定要去专业的文玩具店去选购,包括食物零食之类的。因为她妈妈学过营养学,尤其是对食物的成分表是非常精通的。
慢慢的就用这种方式,我们就影响到她要买零食,先看看配料表,如果有一些不太健康的东西,或者是一些添加剂过大,或者是保质期过长的这一种,一般她就会拒绝的。这就是我们用行为去影响到的,先植入概念,然后就比如说学校周边的不买,所以说在瑶瑶的三年幼儿园就是幼儿园门口顶多是看一看,好奇的去看一看,摸一摸,绝对不会提出买的要求,当然这个背后,我们有一些就是说比较定期的,很任性的这种方式去给他买一些玩具之类的,比如她和妈妈约定好的是买两个玩具,只要我在,我就会说你和妈妈约定的买齐了没有,她说买齐了,我说现在还有爸爸的没买,爸爸愿意的,那么这个时候我就可以可以这样说,给予了最充分的满足。从这一个角度来说,我们又在幼儿园中班后期植入了另外一个概念——二维码不要随便扫,因为二维码里面我们看不懂背后有些什么东西,当然这一种无知可能就会产生一种担忧,也算是一种恐惧,就用这种方式告诉了她,天上不会掉馅饼儿。还有免费的活动优惠背后一定有坑,也用一些新闻,一些即时报道,还有一些小视频,可以说是这种信息的传递比较立体。慢慢地瑶瑶就养成了,比如说去超市买东西,因为超市为了推一些新品,就有奢侈品,一般来说瑶瑶都会拒绝的,她也不会看我们,她直接就跟促销员说,谢谢了,我不用。如果她看见了一个东西很需要,也会和妈妈商量一下,去看一看配料表,买还是不买,这个时候,其实看起来和防骗没有太直接的联系,但是有一点,从她的需要,还有欲望需求里面,我们植入了许多的界限的,当然这个界限呢,只是一条比较粗糙的,框架比较大的,范围也比较广的一个界限,并没有去束缚她的一言一行,她可以提出自己的需要或者诉求,只要没有太影响身心健康的,我们一般都是给予满足的。
自从网络诈骗开始逐渐的形成了这个社会的一个隐患的时候,我就在日常中和瑶瑶聊天,就聊到了一些案例,比如说谁家的孩子用妈妈的手机,玩着玩着,不小心点开了一个链接,不小心点了一个二维码,不小心随着对方的指挥就莫名其妙的就让妈妈的微信里面的财产受到了损失的,这样的一些案例,包括我们身边所发生的一些事情,都是非常立体的给到她的,但是没有恐吓她,都是说这一类我们要注意,我们要去思考,因为在这之前是充分的满足,当时我们想到了一点,要想节约,要有节约的意识,我们必须先铺一条浪费的路,给到她一些浪费,比如说玩具,家里的玩具是堆积如山,而且是收拿非常麻烦的,曾经在昆明的客厅是没有的,变成了她的游戏区,你走路都是要小心翼翼的,一不小心就会踩着的,没有乱就不会有收纳,没有浪费就不可能有节约的一种真正的得到,根据这个概念,我们就给到了瑶瑶一些相关的接纳,这种接纳,挺折磨人的,有时候确实看不惯了,但是只说感受而不指责。
其实背后思考的是什么样的点呢?比如说无条件的接纳,这句话说起来真的很容易的,我不接受是我的感受,但是我不指责,不批评,我不会去给她上纲上线的说她这个人怎么样。从这个角度来说,她的内心就是充盈的,她的内心就是饱满的,当遇到了一些诱惑的时候,她一下子就会跳出——这里面有问题了这么一种自我意识。当这种意识一旦出现的时候,她就相应的比较谨慎,所以说她才关注到二维码点开之后所跳出的北京警方的一个温馨提示。
她昨天给我聊到的,一开出有点懵,也很害怕,她的腿都有点发软,她在犹豫告不告诉我,后来她就发现了对方真的有问题了,因为对方的昵称只是一个数字,而且没有头像,而且一来就用一种恐吓的方式。当然,瑶瑶在法律意识上面还是有一定的基础的,这也是在日常不留痕迹的,润物细无声的一种方式,给到了她许许多多的相关的法律法规的一些概念。比如说,警察一般不会打电话给你,警察不会通过网络的方式来警告你。其实我们昨天还聊到了一个话题,这个人帮助她解决她的账号异常,其实也是为虎作伥,犯包庇罪了,这一点她也是有这个觉知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