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报告解读:本二批高考志愿这样填,报考成功率会高很多(上篇)

报告解读:本二批高考志愿这样填,报考成功率会高很多(上篇)

作者: 小老虎高考志愿规划 | 来源:发表于2019-11-16 14:52 被阅读0次

    作者简介:韩信,法学硕士,教育类产品经理出身,目前担任多家教育培训机构的学科及课业管理顾问。曾供职合作于多家知名互联网公司和K12教育公司,10年职场经历,专业猎头出身。对互联网、人力资源管理、在线教育有丰富的工作经验、独立的认识和深刻的理解,长年为北上广一线教育公司和身边朋友进行高考志愿填报指导。

    思考:什么是好的大学

    导言:为什么写这篇文章?

    1、考的好更要报的好,志愿有时候比考试更重要

    过去几给学生报志愿,体会非常深,总的来说,“考的好,更需要报的好”。第一次给人报志愿很偶然,一个亲戚的孩子高考完来家里做客,家长顺便让笔者给他选大学。笔者上网收集了一些数据作为参考,发现这孩子当年的成绩有机会冲省外的211大学,但志愿里选填的都是省内的普通学校。后来笔者帮他改了志愿,也说服了他父母送他去省外,最后压分进了南京农业大学。再后来,这孩子的一个同学,差本二线5分,笔者了解了补录的政策之后做了一个补录的计划,帮他进了闽南理工学院。因为是本科,孩子非常高兴。随后几年,找笔者报志愿的人就越来越多了。笔者主要是给福建的考生进行指导,外省报考也可借鉴。

    2、分析过程复杂,总结一下让更多人都可以学习

    今年工作不算太忙,笔者特意跟公司请了一个月的假,专心帮高考的孩子报志愿。这段是时间由于咨询的人太多,一时间很多微信留言来不及回复,月初就在头条上发布文章,提前分享给家长们看,都是真实的心得和方法,希望他们能安心等我答复。前两周轮到给二本批的孩子报志愿,忙到连发文也顾不上。最近接连收到本一批录取的好消息,结果都和自己给出的报考建议比较吻合,甚至有小惊喜。

    今年有一个学生,福建理科省排950左右,6个志愿后5所都采取学校专业稳保的策略,第1个志愿则选择冲刺一下,最后被过往三年至少要排进全省前800名的上海财经大学录取。

    虽然福建不是河南、安徽这样的高考大省,但前1000名次的竞争依然很激烈,几乎都是奔着好大学去,冲的概率不算高。

    3、省内高校如果不好选,鼓励多往省外的看一看

    中国人的观念还是比较传统,父母偏向希望自己的孩子留省内,这类家长咨询时就会问到省内具体大学和具体专业。当然,近几年也有越来越多的本一批高分学生家长,会关注大城市或者好大学,比如北上广、985或者双一流这些热门。笔者也倾向于多看看省外,机会更多。省内招生名额多但报考人数也多,本一批中位次的学生如果省内高校不好筛选,不妨多看看省外。

    排位上接近或只比福州大学三年平均和最近一年的最低录取位次稍高,那么不妨选择省外南昌大学、西北大学、长安大学等作为备选补充,再配置福建师范大学、华侨大学作为保底。

    4、可适当参考各类排名,但不迷信排名限于排名

    和本一批的志愿填报相比,本二批次的高考志愿并不好填。一方面,可选择的大学数量一下子多了很多,数据筛选上工作量很大,选择上的干扰因素和替代方案很多,笔者已经不算是选择困难症人群,更何况初次经历志愿填报焦虑的学生和家长。另一方面,大学的发展方向以及专业的发展目标不同,大学办学实力和专业质量度参差不齐,不能简单用这些学校及其专业往年在本省的录取分和排位高低进行好坏的判断。

    如果没有方向,可以适当参考不同版本的排名体系,如上交软科、武书连、校友会等排位。校友会版会选取了1300多所学校,样本数量充足,并以此为基础对大学类型和专业进行有序划分;武书连版则按照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两大因子对大学和专业进行立体式比较;上海软科根据科研规模(论文数量)、生源质量(生源录取分)、培养结果(就业率)等指标分别进行排名。虽然这些排名并没有得到权威机构承认,但笔者认为这些排位数据和专业分析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辅助作用。在此也要提醒家长、老师和学生在使用这些参考材料的时候,务必要审慎对待,综合考虑,不可迷信排名和限于排名,以排名为排序也是不对的。

    主流的三大排名机构

    很多家长一开始都会对独立学院、民办大学、校企合作院校在办学实力、考研升学和找工作上有很多质疑,报考的时候也需要从多个维度进一步解释,需要优化和拓宽他们的看法。

    以上几点便是笔者写这篇文章的大致初衷,主要还是希望可以以自己微薄的见解,帮助到更多的人。看到这篇文章的老师、家长和同学,如果有更多好的方法和建议,也可以主动与笔者多沟通,关注简书号【小老虎不焦虑】或私信小编微信belove7788,小编将要求专业为您进行一对一指导。接下来,我们正式进入选填的步骤:

    第一步:了解情况,注重引导,合理匹配,充分准备

    1、了解学生分数排名和家长意见

    在确定选择区间前,笔者会了解一下学生分数排名情况,然后综合考虑家长的意见。目的是避免家长的想法和学生的想法起冲突,同时引导他们不要把报考范围过多限定。本二批的学校很多,报考上也有10个志愿的选择,可以更仔细一点。本二的报考,准备工作的颗粒度很重要。

    家长给孩子报考志愿时,笔者在此也建议家长,尽量先征询一下孩子的个人意见,多听听他们的想法。在报考志愿时多沟通,不要完全以自己主观认知来限定报考方向和选择的数量。

    2、与学生沟通时注重兴趣的引导

    在跟学生沟通的时候,以了解学生兴趣为主。笔者会询他们问有没有想去地方,心仪的大学或者专业?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将来工作选择中最坚实的动力来源。如果所学的东西是自己喜欢的,那么一定可以学的好,这对于大学四年的学习来说非常重要。

    曾经遇到这样一个学生,是当地最好的重点高中的。由于高考没有发挥好,家长非常着急,母女二人在复读还是上大学之间一直徘徊。笔者当时根据这个孩子的成绩帮她选定了南京的一所大学和专业。期间家长和孩子的压力也很大,因为家族人多意见也多,后来家长还是选择了笔者的建议,孩子最终也被顺利录取了。前几天和孩子的母亲联系,听说这个孩子上大学以来学习一直很刻苦,白天测量晚上画图,早早把英语六级过了,也选定了自己的考研大学和专业,考研方向是市政工程,孩子努力父母也上心,暑假给找到实习单位让她去锻炼。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家里都有条件可以满足孩子所需,但多一点对孩子兴趣的认同和支持,以及找到恰当的方法对孩子的职业观进行正确的引导,是很有必要的。

    3、与家长沟通时注重诉求的匹配

    在跟家长沟通的时候,笔者是以了解家长诉求为主。

    很多家长喜欢给孩子安排,比如国家电网等电力系统的家长会偏好电气自动化专业,本二批次重点关注上海电力大学、南京工程学院、长沙理工大学等这类电力系统内部大学。

    有的家长则喜欢追热门,跟笔者探讨学科和专业的未来,关心计算机、大数据、人工智能这些时下流行的行业。但大多数的家长对专业的不敏感并不高,哪怕很多教师职业的家长,在查分踩点上凭借经验和关系可以自己挑出一些学校,但对师范类以外的学校和自己学科以外的专业也并不是很熟悉。所以笔者会尽量多问家长一些问题,也从他们的问题和反馈当中,去记录他们的诉求,帮他们避开常识性的认知误区。说服家长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既不能用自己的主观意识去否定,也不能被家长们固有想法绕进去。

    4、报考前多准备好相关参考资料

    市面上的志愿指导机构很多,选择上笔者还是建议选大的上市教育公司或者品牌机构提供的服务,相对会有保证一点。另外还有一些公司推出了各类志愿填报的APP,但以笔者作为多年产品经理的知识维度和经验来看,目前的APP只能是一个参考,或者说在使用上不能完全依赖。因为报考选择本身就不是一个标准的过程,感性因素较多且不好量化。所以报考时,笔者也会提醒学生和家长自己要先多翻看报考材料。

    重点看《志愿填报指南》和《普通高校招生计划》这两本书,把自己分数能够得上的大学和专业都认真看一遍,找到自己喜欢的。也可以上网买一些志愿填报相关的指导书籍,比如上面提到的武书连版和校友会版的志愿指南,麦可思的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数据也很详细。

    同时,多上网查询,现在很多公众号等教育媒体都会发布很多参考数据,做好搜集:

    教育媒体发布的网络数据

    辛苦一点,把网络资料整理成Excel表格的学校录取数据,便于查询:

    2016-2018年在闽招生院校投档最低分及位次汇总【本二批理工类】

    颗粒度更细一点的话,可以把专业数据也作一个整理,例如笔者整理的2018年的专业排位:

    福建2018高考录取专业分数线及排位

    本文最早发布于头条号【思考大学】,经作者无骨鱼粉授权后,发布于简书号【小老虎不焦虑】。小编会将全文汇编成三个篇章来详述,本文为第一篇章。后面两篇分别会对《第二步:通过省排位区间挑选大学》和《第三步:通过排位区间挑选专业》进行更为详细的实操叙述。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报告解读:本二批高考志愿这样填,报考成功率会高很多(上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reyi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