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14年底,静寂3个月后的思考

2014年底,静寂3个月后的思考

作者: zkback | 来源:发表于2020-05-01 11:48 被阅读0次

    一直很感激 diancheng 当初把我拉进来,一直很庆幸自己没有拒绝。不然没有这长达三个月的一心备战经历,就不会有后来的这一连串思考。这篇文章虽是在读了丁小乙的博客之后,引发了一些思考而写就的,但也只是个导火索而已。当然,感激仍在。可能逻辑、表达上会有些凌乱,但我会努力去克服。

    回到高考这个节点

    记得高考之后有段时间在忙爱库的一些事情,一次和erpeng、chongqing碰面聊天。当谈到不久就要开始的大学生活时,我用深深地或共勉或期望或鼓励但肯定十分严肃的语气说:“一定要有精英意识。”后来,从那开始直到现在,我们几乎都没有再联系过。
    也许是因为真正到了大学以后,回望过去的那些想法时,自己也是唏嘘不已,也就不好意思再和别人提起。现在想想,当时那么在意、看中的,无非就是要做一个优秀的人,不让自己像传闻中的那些大学生一样,自甘沉沦,声色犬马。因为潜意识里觉得自己和他们不是同一类人:出身农民,几乎所有的亲戚也全处于刚刚解决温饱的程度,无权无钱;自己是家里唯一的希望,从小到大,家里的资源都在向我们倾斜,肩上扛的是责任二字。自己是通过艰苦卓绝的努力,通过光明正当的高考途径上来的,绝非靠偷鸡摸狗、耍小聪明的;已经知道,自己除了获得一张通行证和外界额外四年的包容之外,一身别无所傍,别无所长;大学,仅仅是个开始而已。(好吧,我总是会安慰自己)
    那么,在如今看来,当时对“优秀”的定义是什么呢?考试,分数,荣誉,传统而古老;乃至以后名声上的“以我为荣”,体面的工作,更好的物质享受等等,和自己的兴趣、生活态度、人生价值观念毫不相关。毫不相关。当时的自己总是被外界的声音所裹挟。

    匆匆忙忙的两年
    第一个学期,又红又专。军训时,最消磨意志的是早晨和午休醒来的那一刻,身体的酸痛一下子涌入神经。被安排的日子总是过的很快,后来把精力投入学习,是高中学习的惯性,也是对大学生活的一种不适应。这学期,成了自己成绩最靠前的一次。
    大一下学期,来得较早。读了《看见》,价值观念开始碰撞。种种因素叠加在一起,到最后反而迷茫了起来。叛逆,叛逆。直到叛逆地去了徐州一单位实习。在家里的几天,轻松而又愉快。回家之前和肥洵、赖球出去玩,那天晚上,我只记得在回来的路上,我忘记了早就应该拨出的电话,对她那是怎样的一番等待?

    元旦节也曾排练了一个舞蹈节目,波折多多。后来有了校园网,最难忘的六一,渐渐开始的游泳训练…… 最无语的是转院之后的生活,我的情绪几乎失控。和她之间的裂痕也开始断裂,不受控制。这是我做的最大的错误。回家前这十几天的等待,却让一切都变得无法挽回。

    闷闷不乐地在家,闷闷不乐地回来,闷闷不乐地开始。直至做出从未想过的选择,直到开始从未有过的改变。

    大学的(5/8)之后
    昨晚在专修室上自习时,和huqi他们聊天。她说,上学期的感觉一点儿也不好,太迷茫:在床上就可以沐浴着 wifi;晚自习可以回宿舍睡觉;平时课上不听,考前突击一两天;对教员一堆吐槽;没学到什么东西;太自由了。反而在新训的时候,自己可以抱有情怀,心无旁骛。那个时候dingqiao还特别想家呢(这倒是让我很意外)!
    我却不以为然。上个学期(大二下)是我最像大学生活的一个学期。因为自由,去读书,看电影,找兴趣,写文章,自我独立而清醒。
    可是,大学的 5/8 之后呢?就像等高考结束,那些曾或多或少让自己纠结的各种学科竞赛,自主招生,所谓的大考的分数都失去了意义。现在我还有把时间放在这些以回忆起类似毫无意义的事情吗?

    大学教育本质上是提供一种通识教育,它的目的是培养一个又一个”完整的人“。(技能教育可以由技工学校、职业学校来提供。)而何谓”完整的人“呢?学习能力,批判性思维,大局观——国际视野这三条在我看来至关重要。其他的还有一定的专业基础,不错的文字表达能力,有一个无用的兴趣爱好特长,相对深厚的历史人文素养,对哲学,哲学史,心理学有自己的理解,关注当今的中国在发生着怎样的变化。这些才是我认为真正值得投入精力的地方。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4年底,静寂3个月后的思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rgfg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