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9854139/28100e799a78ac54.png)
韩寒比我大很多。第一次听说韩寒是在初中阶段,很多年后我第一次读韩寒的书是在大学一年级,他的话语表达和思维方式让我这个习惯了在说教环境长大的少年有着近乎着迷的内心感受。
![](https://img.haomeiwen.com/i9854139/35640a1926f85f07.jpg)
韩寒启蒙了我,虽然他的书里并没有高深的思想,并没有太多的人生指南,但他让我学会了独立思考,学会了质疑精神,学会了不服从不盲从,让我学会了悲天悯人,让我学会了接地气,让我认识到并没有那么多天才,天才也需要努力,让我认识到“一万个小时定律”在某种程度上是正确的,让我认识到与其贪大求全不如攻其一点,持续发力,让我认识到人要有想象力,不要被固定思维和身边的不可能所限制,让我认识到不忘初心,再出发,偶像身体力行,让嘲笑变成了笑话,让我认到不能偏激理想主义也需要现实主义,做个理想的现实主义者。韩寒天资并不聪颖,他太努力了。他的倔强固执,自醒、自我、独立、努力、转变、真实,让他成为新世纪初的启蒙者,他具有没有被阉割的公民常识,没有被改造的人性本善,有点傻傻的执着,他是真正的知识分子,而不是“姿势分子”,与他相比,被主客观因素改造完成或正在接受大学教育研究生教育等高等教育的绝大部分学子而言,我们是羞愧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9854139/8048c7e15cc6f333.jpg)
韩寒得成名与其说是其写作的胜利,不如说是社会的悲哀,不如说是整个人文社会科学界忽视常识传播,披着各种真善美外衣,干着难以启齿勾当的巨大讽刺,诺大一个国家敢于说话、有话语权并且说真话的人寥寥无几,并不是韩寒多么伟大,而是时代精神上的倒退,反衬出韩寒的光芒。与其说是他具有正义精神,不如说是正规教育中真善美与社会中假丑恶冲突时,他毅然扛起大旗发出声音“一切文坛都是祭坛,一切圈子最后都是花圈”,他是真实可敬的,他是“皇帝新装”中那个男孩,他改变了一代人的思维方式。
![](https://img.haomeiwen.com/i9854139/0d2ae510f1ef02c9.jpg)
但韩寒的悲哀在于他的改变只能存在于网络中的狂欢,而他的那些读者和对其认同者、赞美者到公司、社会、高校、甚至家庭里时,马上又变成了原来的模样。韩寒悲观了,近乎失望绝望了,他客串到导演角色,他的继任者“金星”金大姐又毅然扛起了“为人民为真相为弱势群体发声”的大旗,于是应呼者众,人民对不公的反叛对抨击不公的需求,又有人来满足了。但在我看来,韩寒和金星都是启蒙者,也是常识拥有者,更是勇气可嘉敢于说出口的“小男孩”,但他们也是这个时代的自我牺牲者,就像台湾省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李敖和二战后的“垮掉的一代”一样,对过去的时代社会和固有潜规则的反叛,他们是启蒙者,但在他们风华正茂的年纪是不可能享受这种反叛改良社会带来的“公平正义红利”的。但李敖和韩寒是伟大的,就像胡适一样,将来一定会成为被载入史册的人物。
![](https://img.haomeiwen.com/i9854139/8854aa4ff914535a.jpg)
韩寒之于我的启蒙是做个现实的理想主义者,既要理想,也要接地气、能落实。独立思考,勇敢行动,不被禁锢,崇尚常识,坚守底线,在原则之外妥协。
![](https://img.haomeiwen.com/i9854139/d2d92197adda64df.jpg)
――2018年1月1日于家中,完成新年第一本书的阅读任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