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模型对抗拖延极其有效。
当你想翻墙去摘墙后的果子,你会犹豫要不要翻墙,果子对我的诱惑大,还是翻墙的风险大。
如果,有人(坏人)把你的背包扔过了墙,你想的就不是要不要翻墙了,而是怎么翻过去。
这告诉我们,能否即刻行动 ,动机起了很大作用。而且,避免损失(背包丢失)的动机,要比获得收益(摘果子)的动机更强烈。
它的底层逻辑是损失厌恶心理。
指得是人们面对同样数量的收益和损失时,认为损失更加令他们难以忍受。
“扔背包模型”的原理就是:主动把自己卷入有损失,有风险的境地,增强行动的动机。
具体方法有3种。
1,公开承诺。
每个人都有各自固定的行为方式。哪些事该做,怎么做,形成了一套固定模式。也就是常说的“人设”。
而当我们承诺了要作出一个选择后,就是建立了自己的一个“人设”。
它会迫使我们按照承诺说的那样去做。为的就是不破坏这个“人设”。毕竟谁也不想当,只会说大话的人。
哪怕过程很艰难,也会“言出必行”的继续下去。
这招对爱面子的人特别管用。
(注意点:使用这招时,一定全力以赴。如果你有一次光说不做,或不尽力做的话。心态会变麻木,对你没有任何激励作用了。)
2,加大沉没成本。
你有没有这样的体会。
决心要健身,下楼跑步坚持了两天,放弃了——健身计划,卒。(不坚持也没损失)
办了一张卡,泡健身房2星期,放弃了——健身计划,卒。(办卡费了我2000元,好歹去几次)
最后,请了个健身教练,终于天天坚持了下来。——健身计划,成。(这个教练太贵了,不去也不退钱)
这就是增加沉没成本,导致加强了行动动机。
比如,
想学写作,报个正规的班,或参加个社群,比自学更有效。
想学一件乐器,在能力范围内买一件会使你有点小心疼的乐器,有助于你坚持下去。
这招不太适合多金的朋友,你懂的。
(注意点:不可本末倒置。就像我之前想学摄影,后来摄影技术没练出来,到养成了买镜头的习惯。汗颜中。。。)
3,打卡签到。
本来今天不想写的。但是碍于不中断简书的日更,还是硬着头皮坚持了。为的是不损失那一点点成就感。
现在有很多的打卡社群。什么早读打卡,手绘打卡等。只要你坚持,就有挑战成功的成就感。如果断了,就会从头再来。
如此逼迫你不忍心放弃自己的成果。
这招特别适合有强迫症的朋友。
(注意点:这招游戏公司也经常用,“每日任务”熟悉吧。一定要谨慎,问问自己到底是游戏过程吸引的我,还是不忍心失去每日的那点奖励)
综上,不管是损失信用,金钱,还是成就感。面对损失的风险,都能增强行动的动机。正所谓:置之死地而后生。
最后送上肯尼迪的一句名言:人,最大的威胁是无所行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