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读完的一本书:崔鹏老师写的《魔鬼理财学-不动声色实现财务自由》
崔鹏老师在这本书里从投资理财观念、股票、房地产、婚姻、消费、工作等多种角度,提出了很多令人耳目一新的观点,非常推荐一读,有助于更新自己的观点,多几种思考问题的角度。
我从中摘录并总结了一些比较有启发性的观点,共勉。
➀ 不是所有的勤劳都是有意义的
对于有规律的事情,或者说某件事情是可以通过高频重复行为提高成功概率的,那么勤劳是有意义的。而对于无规律的事情,勤劳往往是无效切毫无意义的,这种无效的勤劳会危害你的效率系统。比如对下一代的过度培养,孩子幼年时接受的培训往往与其以后的成功几乎没有线性关系,家长的这种努力是无效的。
➁ 财务自由真的存在吗?
➂ 老一辈的理财观念并不一定不如你
马尔萨斯经济社会-对应父母那个年代,在社会生产水平处于比较停滞的计划经济阶段,补袜子带来的收益比加班还要高,所以以节俭为核心的理财观念在老一辈所处的年代的确是有效的。
➃ 为什么经济学家的投资建议往往是错的?
“实际上,经济学家和成功投资者之间有一个基本的不同:那就是经济学家一直想搞明白世界应该变成什么样,也就是所谓的最优状态。而交易者的重点是这个世界将变成什么样。” 经济学家参与交易时,总是判断在理性的事情发生之后人们会做出理性的反应。然而实际上,市场的非理性程度要比预料的要高得多。所以才会出现更多的经济学家在投资交易上的成绩往往乏善可陈。
➄ 为什么不去星巴克的人为什么也没有攒下钱买法拉利
这里关于“快乐”的观点非常值得一读:快乐对人来说很重要,起码比绝大多数人想象得要重要得多。
“也许喝拿铁的人因此感到快乐,那点小快乐支撑他做事更有效率。在这个过程中,这个人因为快乐赚到的钱可能比不喝拿铁生下来的还有多。”所以,“当人们要改变自己或者配偶一种并不过分的快乐解决方案时要三思而行,这很可能不是个好主意。”
➅ 两年攒12万其实是个蠢主意
对于月薪6000的公司人,两年攒12万必然意味着牺牲部分社交活动。
“无论制造业还是信息产业,能更有效地获得潜在受众的价值越来越重要,而这种能力对于个人来说非常依赖于ta的社交范围和社交能力。”对社交的投入,对于一个生活在中国超级城市的公司人来说不但是应该的,而且是必要的。
➆ 人往往是低阀值动物而不是通常以为的线性动物
一个例子:“公司人进行股票投资,如果他是一个线性动物,他投资一家优秀而且比较成熟的公司的长期平均投资收益,要好于他投资多家公司的股票(比如指数基金)。但作为一个低阀值动物,更大的概率是,投资者持有那家优秀公司的股票的时间还不足以对投资收益进行平均的时候,就因为诡异的市场波动而放弃了投资,或者像很多保守分子那样开始咒骂整个市场了。”换一种思考角度,以投资人的风险厌恶程度为例,阈值以内,可以线性分析,但阈值以外,风险厌恶是趋于无穷大,以至于直接放弃投资。
➇ 为什么“不该花的一个子也不花”是不对的?&你的花钱不敏感区有多大?
“该花的不能少,但不该花的咱们一个子也别花。”是种非理性的行为。钱都是一样的,不管他们是不是在不敏感区,反思消费行为最终给你带来的价值到底是什么,再来判断这笔钱值不值得花。
⑨ 有200万,该投资买房,还是留学?
利用詹姆斯•科尔曼的理论,一个人所拥有的资本包括财务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并在一定情况下几种资本可以互相转化。
从另一个角度看莫泊桑的小说《项链》,“那个故事是说一个可怜的女士丢了别人的项链,然后做了半辈子苦工去还债,还完了才得知那条项链是淘宝货。抛开虚荣不说,那部小说讲的正是一个投资太贵的社会资源可能面临的财务风险。留学也有类似之处。”留学是一种可以增加你社会资本的投资,但对于并不富裕的家庭来说,是会大幅降低财务资本的。
⑩ 投资和理财的差别可大了!
“投资是个枯燥的统一世界,而理财是个有趣的平行世界,那才是普通人大有可为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