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是由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有效的学习活动。教源于学,教以学为中心,学以教为条件;教学是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组合起来的共同活动过程。
无论是“同化——顺应”学说,还是建构主义的解释,都把学习者接受新信息的过程视为一种主动地理解、吸纳与变化的过程。所以,任何一位学习者都不是从零开始学习活动的,他们是在环境与他人(包括教师这样的专业工作者)的影响下,用自己已经积累起来的知识、经验、感觉、记忆表象等,去认识、接纳、理解新的信息,并积极地做出带有个人特点的解释。这种接受过程,可以认为是一种心理上的探究、碰撞与融合的过程,也可以看成是意义的生成(建构)过程,或者“同化——顺应”过程。
学习者是能够主动对信息进行筛选、加工、改造的生命主体,他们所掌握的知识,不是由教师或书籍直接给予的,而是在学习者与环境、与他人、与各种学习资源在一定意义上的相互作用中,通过学习者本人的转变实现的。
学习过程首先是一种具有个人特点的行为活动过程,是一种必须在主体积极参与下才能完成的过程。所以,教师首先不是提供信息,而是组织学生学习,是让学生真正实践和体验学习的活动过程。
学是教学的出发点、落脚点,教学的中心、重心在学而不在教,教学应该围绕学来组织、设计、展开,基于学生学习的教学是教学本质的体现。
钟启泉教授强调:“课堂教学应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中心展开。教学目标的设定、教材教法的选择、班级的集体交互作用等,所有的构成要素都应当为形成学生的自主活动而加以统整,都必须服从于学生自主活动的组织。”构建以学为本的课堂教学体系和结构,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要以学生的学习为主线,课堂教学过程的组织要尽可能让学生能动、自主的学习成为学生学习的基本状态,并让学生能动、自主的学习占据主要的教学时空,教师的作用以激发、引导学生能动、独立的学习为最高追求。
美国教育家威廉.克伯屈曾经提出一项教学原则,叫做“同时教学”。依照克伯屈的看法,学习不是单独的,而是复杂的整体的活动。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处于主体地位,学习具有个人参与的性质;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沟通、启发、补充,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彼此间进行情感交流,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与共同发展;一个人完整的精神世界,不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等理性成分,还包括需要、动机、情绪、情感、想象、幻想、直觉、灵感、信仰等非理性成分,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要将学习者本身的行为、态度、个性和价值观等纳入学习指标,强调学习中情感价值观因素的重要性,注重认知与情感价值合二为一;创设真实而有意义的情境,将教材知识寓于有意义的教学情境之中,使学生在探究情境的过程中实现对知识的理解、整合与运用,以此使学习活动与学生个体的经验相结合。亦即在教学过程中强调价值的存在,以学生为中心,以情境创设为载体,以情感价值引领为目的,在知识教授的基础上注重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此之谓意义学习。(18.8.29《教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