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因为工作的原因,近半年算是休眠了,首先是币乎写作停止日更,007的周更文也偶尔出现了断更。身边的人不断问我在忙什么,为什么断更,我就拿“场外赚钱,定投区块链”来回应。
那么场外赚到钱了吗?赚的钱拿来定投了吗?金额是多少?有没有持续?
其实定投,做的也是差劲的。几个数字说明问题:币乎KEY去年12月左右就是300万锁仓,而现在也还是340万不到,除了加仓了一些BTC和EOS,以及投资了币乎某大咖30万KEY,其他并无建树。
那么这期间究竟发生了什么?
如果以工作忙作为搪塞,我觉得说不过去。金马比我忙,忙着搞公众号、开发产品、搞线下活动,还要忙着写文章,还有每天无数文章和各大交易所公告,他怎么能把文章写好呢?思源也是上班族,她是一名医生,每天各种事情肯定是非常多,但也没耽误她成为币乎一名大V呀!
而写作这件事情,以前对我来说是家常便饭,几个月不怎么写,硬要我捡起来,感觉竟有些生疏。
其实,随便整理了一下,目前手上这点数字资产,也是接近10万市值的,平时这么不像样的定投,好歹也顶过几个月工资。而回望当时一起定投的小伙伴,比如@公子货市值已经超过15万,收益接近100%了,相比之下,自己这点行动力再次抽打了我自己。
翻开咕噜的文章《寻找圣杯》,再次为4年、8年乃至10年的投资生涯充值信仰,:
寻找圣杯,为未来而定投说说第一条,四年时间加密资产市值接近或者超过黄金市值。咕噜发文时间为2018年7月,四年时间,也就是2022年年中,加密市场大概率超过8万亿。怎么理解呢?就是四年时间,加密市场至少还有80倍涨幅。
一位币圈老人跟我说过他的故事,大概2014年以3万元开始,三年时间手上币种最高市值1000万,变现了300万,剩余的全都是数字币。至于KEY的价格能走到多少,下一轮牛市大概率看到1元,听起来瞠目结舌,可是币圈就是这么一个神奇的地方,很多时候是自己限制了自己的想象力,换句话说只要你手中握着那些确定性极强的币种,80倍并非神话。
第二条,单个智能合约市值超过1万亿美金。什么是智能合约?就是公链。比如ETH、EOS、ONT等等,根据咕噜大神的预测,谁能做到老大位置,大概率就是万亿市值了,接近现在的苹果。那么谁会是公链之王呢?答案自己寻找,对于未来,抓住一两个确定性的事件,就够了。四年后,假设EOS称王,那么EOS的价格能到多少呢?按照EOS有10亿流通量算,10000亿美元/10亿,则EOS的价格大概是6000-7000元人民币。而发文的今天,EOS价格是36.6元。(注意,这里是假设)
第三条,8年内,单个超级应用的市值超过一万亿美元。这又是一个圣杯,究竟谁能在8年后成为区块链应用霸主呢?她问世了没有,什么时候会出现?都是未知数。而屁股决定脑袋,以我的锁仓和定投计划,我的期待是KEY有朝一日成为这个龙头老大,坐拥一万亿美金市值,那么,KEY的价格能到多少呢?8年后,KEY的流通量按照最高一千亿算(实际上KEY是通缩代币),10000亿美金/1000亿,价格是10美金,你没看错,就是60-70元人民币。(注意:这里还是假设。)
咕噜一直是一个低调的人,他的预测必定也是较为保守的。此时我想起了有一句话:如果真能拿住KEY10年,那时候咕噜都会怕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