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冯友兰 (1922)。〈为什么中国没有科学-- 对中国哲学的历史及其后果的一种解释〉(译者不详),《国际伦理学杂志》(美国,芝加哥),32卷3期;电子版以〈为什么中国没有科学?〉为标题见 https://zhuanlan.zhihu.com/p/ 2345 4084 / 诡谲子_知乎网 (北京)。原文 Yu-lan Fung (1922). Why China has no science-- An interpretation of the history and consequences of Chinese philosoph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thics, 32(3), 237-263.
[2] 徐永源 (2007)。〈梁漱溟的人生态度与 ''心性'' 说〉,《道德与文明》(天津),2007年3期;转贴于 http://qkzz. net/article/6dbee00f-f4ba-4f87-8510-5898ff61d475.htm / 全刊杂志赏析网 (北京)。
[3] 夏中义 (2009)。〈论朱光潜的 ''出世'' 与 ''入世'' -- 兼论朱光潜在民国时期的人格角色变奏〉,《文学评论》(北京),2009年第3期,169-179页;电子版见:http://doc.qkzz.net/article/c2d50458-2106-4f98-af0f-0cea9019ee0b. htm / 全刊杂志赏析网 (北京)。
[4] 王鹏英(2010)。〈二程论 ''圣贤气象'' 的不同〉,《名作欣赏》(中旬刊) (山西,太原),2010年第1期,44-46页;电子版见 http//doc.qkzz.net/article/8f69f553-b1b3-418e-b 6da-128dc7501c3a.htm / 全刊杂志赏析网 (北京)。
[5] 张梦真 (2018)。〈我们分析了67万个村名,找到了中国地名的秘密〉,2018年11月18日;http:// data.163. com/18/1118/01/E0S0NIGC000181IU.html / 网易数读_网易新闻 (北京)。
[6] 王申、王丁 (2011)。〈独立思考,突出学术个性-- 刘泽华先生访谈〉,《中国研究生》(北京),2011年第4期;转贴于http://guoxue.ifeng.com/a/20180509/58218293_0.shtml/国学_凤凰网 (中国,香港)。
[7] 徐亦亭 (2001)。〈对中国民族史研究的一些思索〉,《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湖北,武汉),2001年第1期;电子版见 http://www.xn--jbty0uckar7sd3z.cn/html/report/342414-1.htm / 中国民族宗教网 (北京)。
[8] 徐国利 (2004)。〈钱穆的历史本体 ''心性论'' 初探-- 钱穆民族文化生命史观疏论〉,《史学理论研究》(北京),2000年第4期,41-51页;电子版见 http://www.aisixi ang.com/data/ 3198.html / 爱思想网 (北京)。
[9] 任凤霞 (2007)。〈一代名士张伯驹的收藏故事〉,《传记文学》(北京)。2007年第1期;电子版见 http://doc. qkzz.net/article/787487eb-7930-4bde-b7af-ba66650b2967.htm / 全刊杂志赏析网 (北京)。
[10] 宋玲平 (2006)。〈关于文化因素分析方法在青铜文化研究实践中的思考〉,《中原文物》(河南,郑州),2006年第6期,50-52页;http://www.xisu.cn:8080/kyc/NewsFiles/200806 022044275760.pdf / (网名及网在地资料待考)。
[11] 汪曾祺 (1987)。〈宋朝人的吃喝〉,《作家》(吉林,长春),1987年第6期,电子版见http://www.heluowor ld.com/culture/djl_show-200.html / 河洛世界文明论坛网 (河南,洛阳)。
[12] 骆世明、孙庆忠 (2017)。〈农业生态学的开拓与大学使命的担当-- 骆世明教授访谈录〉,《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京),34卷1期,5-19页;http//zgnydxsk.cnjour nals.net/ch/reader/create_pdf.aspx?file_no =20170113001&flag=1&journal_id=zgnydxxb&year_id=2017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网 (北京)。
[13] 周文玖 (2007)。〈从 ''一个'' 到 ''多元一体'' -- 关于中国民族理论发展的史学史考察〉,《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京),44卷4期,102-109页;电子版见 http://www. strongwindpress.com/pdfs/TuiJian/GUJie GangFeiChineseNation.pdf / 大风网 (中国,香港)。
[14] 寇秀兰 (2013)。〈中国人的国民性变了吗〉,收入李宗泽、黄以明、寇秀兰 (2013)。《国民性》。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http://www. crup.com.cn/Item/116954.aspx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网 (北京)。
[15] 文扬 (2019b)。〈“70年对话5000年” 之中华早期文明〉,2019年1月15日;https://www.guancha.cn/Wen Yang/2019_01_15_486880_s.shtml / 观察者网 (上海)。
[16] 乌仁其其格 (2006)。〈科尔沁博 (萨满) 宗教治疗仪式中的法器〉,《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内蒙古,呼和浩特),3卷4期,30-35页;218.27.88.216:8080/was40/docume nt?RecordNo=0&ColumnName... / (网名及网在地资料不详,待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