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21 大同 星期日 小雨 (34℃/20℃)
(书日更279天/总日更1369天)
我们现在很多人经常说让孩子保持三分饥和寒,让孩子不要那么快地满足,要穷养。原理就是你用这种方法,培养了一个孩子的耐心,培养了一个人对这个世界的感知力。小时候,我每吃一块排骨的那种幸福感不是现在吃鲍鱼就能唤起的。
这个说法是中医里面对养小孩的观点,这里的解释角度又不是中医角度,却挺有意义。延迟满足法需要孩子做为主体的,一但是其他人控制将会造成心理伤害。
适度就行了。小时候想得到的快乐,如果不及时得到。长大了再得到就没意义了,也不会快乐了。也就是说快乐是有时效性的。
太需要获得即时反馈,会导致大脑退化。
我有个看书的习惯就是遇到不知道怎么读的字会立马查读音,过几秒后又去看,重复几次,原来这种习惯会上瘾,今天开始要改。
这个观点在生活中印证了例子太多了,现在许多的我们由于依赖搜索引擎,已经变得很机械。
有一个广告就是号召大家把旧东西全扔掉,让大家全换新的。这种广告会极大地降低这个社会的幸福感,让很多人觉得自己一定要拥有大量的物质,才能够幸福。但实际上,你真的把家里的东西全部换一遍,你就幸福了吗?你更换的频率只会变得越来越高,这是一个无底的黑洞。
真的是我现在的状态了,我现在就是对我所拥有的东西不像以前那样只要我看到它的每一眼我都一样非常的喜欢它和刚买来的时候一样,现在我就是想更新我的生活日常用品,但是会产生一种,还有更好的,这样的感觉。
有些东西是矛盾的,个体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如果都这样,需求怎么拉动呢,需求不足,怎么拉动生产和供给呢?在自己的条件许可的范围内,这样做也未尝不可,幸福和快乐是一种能力,也是比较主观的东西,内心丰盈即可。
有计划的废止策略,指的是美国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提出的一项样式主义设计策略。首先在汽车设计领域被提出,指在设计新的汽车样式时,必须有计划地考虑以后几年间不断更换部分设计,每三到四年有一次大的变化,造成有计划的“式样”老化过程。
有的人一边吃饭,一边听音乐,一边发微信。一个人共有几个感官通道,同时开放着三四个感官通道,会给你带来严重的焦虑情绪。
这也是在诠释作者之前的观点:保持全然的觉知。就是专注吧!诚然有他的道理。然而有些时候也确实存在同时开启两种感官的快乐,比如书法练字的时候配上空灵纯净的音乐很放松很享受啊!一点儿都不焦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