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唐军来说,这一战是对起义军第一次真正的大捷,当战报传到长安,群臣纷纷入朝庆贺。比这次胜利更让唐僖宗欣喜的是宋威的上奏。奏章上赫然写着贼首王仙芝已战死!
但王仙芝其实并没有死,三天后,他又出现在人们视野当中。
那宋威为什么奏章中会写这样的内容?
为了邀功?但这事情最终还是会暴露,一个长期在官场的人做事不会这么草率。为了休战?这倒是有可能。因为宋威打完这一仗,擅自遣归各道兵马,自己也匆匆的就回青州去了。但仅仅为了休战就敢欺骗朝廷,也有些不可能!
那就只有一个情况:宋威认为王仙芝确实死了!所以他才放心的打马回府,上奏邀功。
而这时候的王仙芝不但没死,反而利用这次惨败迷惑了唐军,得到了三天的喘息时间。
但三天已经足够!
三天后,王仙芝又重新集结人马,从沂城南部悄悄的杀回了河南。
胡汉三又回来了!
这次轮到唐军慌张了,赶紧再次集结部队,但士兵刚刚得到休息的机会,接到这个诏令都很气愤,自然都出工不出力,王仙芝趁此机会迅速逼近郏城(河南郏县),十天连破八县。锋芒剑指东都洛阳。
小时候读历史课本,读到农民起义的时候,一直都感觉政府军很无能,战斗力极差,而农民军个个神勇无比,战无不胜。
其实后来我才知道,这都是错觉!
真正的农民军战斗力是很差的,这一是没有较好的战斗素养,再一个就是武器装备很简陋,要想和正规军拼,根本就不是一个档次。
农民军的法宝说好听的在于跑!说难听的在于流窜!
有读者可能会问,既然正规军这么厉害,合力围剿不就得了,这就掺杂着藩镇的问题。
在《新唐书*方镇表》中,一共罗列了42个大小不等的藩镇,本来这些藩镇主要任务是为了防御边患,但因为都手握重兵,再加上一些大的藩镇还拥有辖区数州的行政财政人事管辖权,所以到了唐朝后期,基本上就是一个独立的小王国。
他高兴了还能听政府的命令,不高兴理都不理。
唐朝政府也意识到了这个情况,也试过很多办法,比如把一个大藩镇化成几个小藩镇,或者碰到不听话的,就联合其他藩镇去消灭他,但都收效甚微!
为什么?
因为他的今天就是你的明天!
我消灭了他,以后你也会消灭我!
所以大家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相安无事,都过好自己的日子就得了!
碰到农民军来到自己的辖区,他们的主要办法不是打,而是撵。只要不在我辖区里,你爱往哪里跑就往哪里跑,赶紧撵走完事.
而且这里面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当时负责镇压王仙芝黄巢的平卢节度使宋威曾经给他的手下元裕私底下说过一句话:“过去庞勋被灭,康承训就被获罪,我们剿贼虽能成功,但以后能免祸吗?不如对贼手下留情,将来不幸他们成了皇帝,我们还不失有功之臣!”(868年,驻扎桂林的粮科判官庞勋因戌兵六年没换防带领士兵哗变,后在869年被康承训镇压,史称桂林起义。次年,宰相路岩韦保衡弹劾康承训避敌不战,贪图虏获,不时上功,最后被贬).
打不赢还能自保,打赢了却会大祸临头。傻子才会真去和农民军拼命!
藩镇节度使的这种心态葬送了大唐的江山,却给农民军提供了足够大的生存空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