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二十年代,丹麦有一个叫莉莉的画家,这个名字的音译很有中国味,而且会以为他是女画家,其实他是男的,只是后来的路颇为传奇,但必须承认他是个相当有勇气的人,在那个年代,甚至可以用石破天惊来形容。
艾纳尔·韦格纳后来叫莉莉”的画家1904年,莉莉娶了他在丹麦皇家艺术学院学习认识的艾尔达。当时莉莉22岁,艾尔达19岁。据说莉莉25岁左右时,艾尔达原本作画的女模特儿失约了,于是莉莉穿上长筒袜和女装,为妻子扮女模,结果莉莉惊奇发现自己穿上女装非常享受,并且一发不可收拾,他开始厌恶自己的性别,自己的身体。
艾纳尔·韦格纳和他的妻子艾尔达 莉莉竟如此地喜悦这样的细节追溯到一百年前应该是极其隐秘的,并且其真实程度你也会怀疑,但这一切都是真的,有些细节出自他的自传。
最后怎么样了呢?
莉莉接受第一次变性手术时已47岁,以当时的医疗技术是相当冒险的举动,她仍执意要完成,之后为了生育能力,她再接受子宫移植手术,但发生严重排斥,1931年他离世了。后来有此一说,医生在为莉莉移植卵巢时,发现她体内已有一对发育不成熟的卵巢,显示她是双性人。
“这身体不是我的,你随便拿去” 变性后的“莉莉”这个故事很有挑战性,并且开了先河。如果把它搬上荧幕,谁又可以演绎“莉莉”这个双性角色呢?
饰演“莉莉”埃迪-雷德梅“这身体不是我的,你随便拿去”
《丹麦女孩》应运而生,饰演莉莉的“小雀斑”埃迪-雷德梅因此获得了2016年奥斯卡影帝,饰演他妻子艾尔达瑞典女孩爱莉西娅维康德也获得了最佳女配角。英国导演汤姆-霍珀曾经导演过《国王的演讲》,内敛华美充满张力的导演风格再一次显现了《丹麦女孩》的确是一部值得一看的电影。
饰演妻子艾尔达的瑞典莉西娅维康德“这身体不是我的,你随便拿去”
整部影片的基调就像一幅幅古典的油画,威尼斯水城的旖旎,没有阳光灿烂通彻的轻松感,复古而赋有质感的画面铺满青蓝绿黄油画染料的层次感,厚重却压人心魄。
“这身体不是我的,你随便拿去” “这身体不是我的,你随便拿去”“小雀斑”埃迪-雷德梅曾经饰演过《万物理论》的霍金,演技捧得87届奥斯卡最佳男主角。我怎么看他都觉得谈不上帅,甚至有些天生孱弱的气质,嗯,很像想象中英国只说不做的贵族绅士,尤其脸颊的雀斑和大嘴不具备性感男性的特质。
“这身体不是我的,你随便拿去”“莉莉”!你可以想象一百年前这样一个有双性特征的画家吗?应该最难演的是这个角色的性别转换,以及内心复杂的纠结与痛苦。埃迪-雷德梅饰演的莉莉,天然的瘦削和苍白、下垂的眼帘、交叉的双臂、走路轻风拂柳。从体态上,他越来越像一个女人,从内心,这是最隐秘最不被理解最痛苦最没有普遍体验的地方。
“这身体不是我的,你随便拿去”我看到的一定又是被删减部分镜头的电影,事实上,它可能会挑战男性观影感受。
你可以带着世俗的偏见,也可以带着猎奇的心理,还可以带着宽容的心态进入这部影片。“小雀斑”埃迪-雷德梅也是够拼了,脱掉自己的男装,渴望女性的眼神击穿了你对两性的认识,镜子里抚摸自己的身体,这足够打开观影者的毛孔了。
“身体不是我的,你随便拿去”有趣的是这部电影国内的评价一片叫好,而国外的评价却是褒贬不一。
《每日银幕》评价《丹麦女孩》是一部华丽过头、戏剧冲突却不足的作品,对变性人这一主题的诠释流于表面。埃迪-雷德梅因与艾丽西亚-维坎德(扮演韦格纳妻子格尔达)的对手戏没有迸发出令人期待的火花。维坎德表现出了格尔达这个人物的强势,但对丈夫性别转变一味支持与包容,未能体现出应有的内心纠结。
“这身体不是我的,你随便拿去”对“小雀斑”的表演,很多外媒认为“小雀斑”的表演用力过猛,细腻优雅缺乏对人物内心的挖掘,“霍金”的微笑并不是屡试不爽。而《综艺》影评人Peter Debruge却不吝溢美之词:对于一个演员来说,很少有角色能比埃纳尔-韦格纳更具诱惑力和挑战性,雷德梅因献上了从影以来最好的一次演出,比《万物理论》中的霍金还要细腻、传神。
“这身体不是我的,你随便拿去”从故事的讲述上,《卫报》说把一个本可以惊心动魄的故事讲得不痛不痒,空有一副花架子,还有外媒说汤姆-霍珀是一个中庸派的导演,他把颇具话题性的本子拍得端庄得体,让人抓不到任何把柄。这是一部拘谨的电影,它站在尖锐、独特、惊喜的对立面,是一部把变性人话题带入主流视野的作品,这一点也许是其最大的价值所在。
“这身体不是我的,你随便拿去”而我却与评价的感受全然不同,我看完电影,觉得并不拘谨,对我脑补的删减镜头我竟没有想到这是如何能端庄得体呢?显然,我是见少识窄,对于电影的主题我以我受教育的范围,显然找不到更为丰富的评价,因为它绝对是中国文化可研究范围内逼仄的一角,“谈性色变”的中国人处于安全考虑更不会以此为话题冒然进入艺术领域。同性恋或是变性在国内可以成为闲谈的谈资,但不意味着可以成为电影表达的主题。比较熟悉的也就是《蓝宇》,《东宫西宫》。《霸王别姬》冰山一角但并没有大行其道,所以李银河算是我这方面仅有知识的启蒙老师。
“这身体不是我的,你随便拿去”怎么评价这部影片呢?
李银河是这样评价王小波的 :“王小波与当代中国文学主流价值观的游离是官方评价对他的文学保持沉默的原因:一个既存的评价体系只能根据用惯的标准来评价好坏,给予褒贬。对于一个完全游离于这个评价体系之外的东西就只能是狗咬刺猬,无从下嘴了。”
“这身体不是我的,你随便拿去” “这身体不是我的,你随便拿去”我觉得也完全可以用来解释《丹麦女孩》在国内的评价,除了在表演方面,影片真正的争议性话题也真是无处下嘴。
这一点,西方电影体裁有更多的包容性,“存在即是合理”,同样适用于电影的表达范畴,而且作为艺术一类来说,个性以及异类更具有吸引力。
“这身体不是我的,你随便拿去”试想一下,这类的影片会入选金鸡百花奖吗?不可能,影帝演也不可能。尽管此题材在西方也饱受争议,但争论出真知。我们看的少,了解的少,自然也就无处比较,折服的就剩下猎奇的话题和影帝的表演了。
“这身体不是我的,你随便拿去” “这身体不是我的,你随便拿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