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喜欢听评书,《隋唐演义》《三国演义》《岳飞传》《杨家将》都听过,几部书中的传奇人物更是吸引人,他们个性显名,爱憎分明,虽有点脸谱化,但都让人印象深刻。
近年来,一些类似题材的电视剧不断上演。也许为了提高收视率,很多故事被改编得粘贴糊糊,朦朦胧胧,很多经典人物也变得形象漠糊。
宇文成都在单田芳先生评书中,是一个重量级人物。他是隋唐十三杰中第二名。印象是高大威武,冷峻傲慢,残酷暴横,代表着隋朝统治强权利益,助纣为虐,是典型反派角色。如此显明的个性,但也可见他英雄的一面。
而电视剧《隋唐演义》中,宇文成都的形象漠糊了。他象个文质彬彬的书生,白白净净,眉清目秀,怎么会那么大的力气?而且宇文成都爱上了一点儿都不愛他的杨玉儿,并且为了杨玉儿不惜违背杨广的旨意,宇文化及的命令。每当杨玉儿遇难,眼看剧情推演不下去了,宇文成都就以“护玉使者”身份出场,以“糊涂的受”,救了杨玉儿。
宇文成都成了一个没有立场没有是非,一心只为玉而活的男人。爱恨之切,不惜自残自弃。无沦杨玉儿如何拒绝,甚至嫁了人,他也“矢志不渝”,这种看似“惊天泣地”的痴情男人形象,简直不是五胡乱华,治乱无常时期的朝廷大将,倒象是当今愛情剧里死缠烂打式恋爱的男主。这也许代表了一些年轻人的爱情观,也代表了一群女性的英雄观:我可以不爱你,但你要为我而活。
所以看似很有人情味儿的宇文成都是分裂的。他想报国,却躲不过杨玉儿的美人观。于是他的形为向观众表达了一个观点:爱一个人可以放弃一切,包括职责。另一方面宇文成都却也不愿辩别是非,勇敢去追求自己的爱,而死守着对皇帝愚忠。于是他分裂了,既不能全心尽忠,又不能一心去爱。
也许电视剧追求的就是这种漠糊。过去的艺术人物过于脸谱化,而现在艺术人物却漠糊地让人无法接受。宇文成都简直就是“废物”,见了杨玉儿就智商为零,武功全废,而且太无脑。
与此相似的是新版《三国》的吕布。《三国演义》中吕布武功高强,有勇无谋,忘恩负义,被张飞骂为“三姓家奴”。吕布与貂婵之缘,实则是吕布好色忘义的又一证据,在《三国》中吕布却成了多情的暖男,而与吕布为敌的曹刘反成了无情无义,不知人间美好的感情的俗人。吕布,转身成了雅人。
这种新创意很不好,吃经典的饭,却砸了经典的锅。漠糊的人物形象背后是价值观的体现。宇文成都、吕布对于感情是极为自私的,格局也是很小的:为了自已私情,一切都无所谓。这种放置于封建时代的现代爱情观,巧妙的把价值观隐藏起来,换个出身,似乎正确的很。但终于还是错的。
一个时代的文化,跳不出这个时代而存在。封建社会最高道德就是忠。忠是优秀的道德品质。忠于昏君亦是正人君子,如靠山王杨林,给人以忠勇担当,老成谋国的印象,相反,同是隋炀帝重臣的宇文化及,再伪装也是个阴险小人。
艺术形象应尊重最初的人设,不应随便漠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