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庙和国子监游3

作者: 行走着的记忆 | 来源:发表于2024-05-01 13:38 被阅读0次

虽然我觉得我写不出什么了,不是没得写,是太多可写的,只是我不会写。还是接续上篇,大部分都是从网上找到的内容。

国子监始建于元朝公元1287年,是元、明、清三代的最高学府——太学,至今已有700多年历史。依次为集贤门、太学门、琉璃牌坊、辟雍殿、彝伦堂、敬一亭。

集贤门就是大门,想要拍到这三个字只能是出去的时候,在外面拍了,因为是从孔庙那里进来的。

进入集贤门就是古时候国子监停放官员马车的地方,志愿者讲解的时候说,这个院落的作用从古到今都没有变化,现在也是停放工作人员车的地方。

从太学门望过去,一眼就能看到红墙黄色和绿色琉璃瓦的琉璃牌坊,它是全国唯一一座专门为教育而设立的牌坊。

琉璃牌坊,是三门四柱七楼式,这三道门代表人间三宝:福禄寿,四个琉璃瓦柱子代表功名利禄,上面大大小小的房檐,代表天上的北斗七星,每个门洞上方雕有汉白玉的莲花钉有喜得连科的象征,柱子上方的黄色小葫芦代表高官厚禄,这三道门是文官走左,武官走右,皇帝走中间,而中间的门叫龙门,古话说:十年寒窗读,只为跃龙门。

进入牌坊,就能看到一个鳌头。顺着大部队去摸了摸,虽然不考试了,有个好寓意图个心理安慰也不错。

接下来就是辟雍殿,是皇帝讲学的场所。网上的图片,大殿是方形的,外围是圆形的,象征着天圆地方。工作人员说,皇帝讲学的时候,外面的人根本听不见,会有专门的人传话。

辟雍殿后边就是彝伦堂,在辟雍殿建成之前,这里是皇帝讲学的地方,后来是藏书处,现在好像是工作人员的办公室。在彝伦堂前的平台上有一座日晷,我们到那里的时候正好是中午十二点左右,指针正好在中间。

在辟雍殿和彝伦堂的旁边是科考陈列室、金榜题名展,也有志愿者免费讲解。

因为下午两点才开始,我就自己进去走马观花看了看。正好听到有人在问工作人员其中陈列的一样东西是做什么用的。一张长长的纸,上面是细细小小的字。说实话,如果不是听到工作人员说那是字,我都看不出来,真是太小了。工作人员说那是科考的时候,人们夹带的小抄。这种小抄是用一种动物的一根毛(是一根毛)写出来的,夹带在毛笔里。后来为了防止夹带,毛笔上都打了许多小孔。

考试的时候就在这么一个小格子里,前面那个板拿起来放到上边就是书桌,放下去躺着睡觉。看着好辛苦。

相关文章

  • 孔庙国子监一游

    纪检办组织中层干部去国子监廉政教育基地参观学习。 古代对官德一直都很有讲究的。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

  • 孔庙国子监

    初秋时节 蒙蒙细雨 红墙碧瓦 参天古树 千年不变 庄严而肃穆 游走在古人的最高学府 浸入骨髓的千年文化底蕴 敬畏油然而起

  • 孔庙,国子监

    今天下午,我和女儿参观了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国子监街的孔庙国子监。 孔庙始建于元大德六年(1302),是元明清三代皇帝...

  • 北京孔庙和国子监

    北京孔庙坐落是全国规格最高的孔庙,是皇帝祭拜孔子的地方。 北京孔庙始建于元大德六年(1302),大德十年建成(13...

  • 走进孔庙和国子监

    简书日更打卡第四天 说起孔子,我想没有一个中国人是不认识的,这里就不再介绍了。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知之为知之,...

  • 曹子玉七十余幅书法艺术作品亮相北京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

    12月27日下午,曹子玉书法艺术作品展在北京孔庙和国子监开幕。孔庙和国子监作为元明清三代皇家祭孔场所、最高学府和教...

  • 【五律】国子监 孔庙游

    琉璃襄碧树,孔庙满书生。 寒夜三秋苦,功名万里征。 先师游子拜,古柏故人耕。 摆拍三千次,先贤可与行?

  • 北京雍和宫、孔庙和国子监

    每年趁着暑假我都会去北京,也算是和北京结下不解之缘。大大小小的旅游景点去了不少,故宫、长城、颐和园、圆明园、天坛、...

  • 初冬偶遇孔庙和国子监

    不知不觉地已经入冬,太阳慵懒地履行着职责,不得不说,正午的阳光相伴,去孔庙和国子监走走也是个不错的想法。说走就走的...

  • 夏日.孔庙国子监

    五游成贤,又逢槐花飘香。时值佳日,拜孔夫子,观礼乐舞,沐儒道风。携友人赏水中荷花,习檐下墨宝。晴空朗日,古树参天,...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孔庙和国子监游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rpax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