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中期以来,出现了理学之争,大致分为两派,以程(程颐、程颢)朱(朱熹)为代表的“格物致知”派,以陆(陆九渊)王(王阳明)为代表的“明心见性”派。
两派争论得很激烈,因为这关系到政治,关系到科举考试。谁出题,谁阅卷,出什么题,以什么标准阅卷?科举可是关系到一个人的命运、前途。所以士人们不得不抱团儿、站队。
无论两派如何争论,他们的理论源头都是孔、孟。就是怎么研究、解释孔子、孟子的学说。所以大家都钻进古书里去追求孔孟的本义。
到了清朝,几轮文字狱下来,知识分子被扒了几层皮,终于知道啥话能说,啥话不能说。
由于这两个原因(研究孔孟的传统和文字狱),清代兴起了“考据学”。清统治者是遵奉孔孟的,研究孔孟就比较安全。
现代的官员天天开会,官越大开会越多。清朝的官员则是天天读书,拿着各式各样版本的古书,不断对比,如果能提出意见并且让人信服,就可以在官场步步高升。而那些具体、琐碎的事情,由“吏”来承担,不是“官”的工作。
考据学最大的成就,是阎若璩对《古文尚书》的完整研究。
他证明《古文尚书》是后代伪造的。这下可不得了,一下子就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
《尚书》那可是最重要的儒家经典,记载了上古时代的历史,读书人学习了那么多年,这要是假的,那还有啥是可信的?
这怀疑的种子一旦种下,就如同星星之火,而鸦片战争,又给添了一把柴。
西方的科学技术一下子涌进来,中国读书人受到了十万点暴击,咱哪儿见过这阵仗?
读书人一下子被打趴下了,认为西方科学的精髓是“求真”,而咱中国的官场和书籍充满了虚假、虚伪!
他们没有能力用科学方法去研究科学,只好用科学方法去“整理国故”。
到民国时期,“疑古”风盛行。
顾颉刚在《古史辨》中提出了“古史层累构成说”,认为春秋以来的历史还是可信的,但春秋以前的历史就不可信了。
他的依据是什么呢?
他认为,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为了增加自己学说的说服力,就要假托古人,上古历史就是这么被造出来的,而造史的代表人物就是----孔子。
哎哟,这段鸦片战争对咱们的影响,像不像改革开放以来西方对咱们的影响?当初咱跟朝鲜似的,乍一看西方那么好,一下子就把一代读书人干趴下了,成了贬义的“公知”,月亮都是外国的圆。现在的年轻人就好多了。
所以还是要保持开放,了解自己,也了解别人,学人家的长处,把咱自己国家建设得更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