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看我们家的情况,我组织了一次正式的家庭会议。聊家庭成员分工、聊学习,其中议定多哥每天背三个单词,当晚他是欣然同意的,他也看到了进步的希望。
第二天晚上我打电话提醒,我本来以为我会得到的信息是“我还没背”或者“我忘了”,结果,他在电话那头仿佛憋红了脸,十分艰难又无助甚至气急,说“我,我后悔了”。
猝不及防,顿时,我觉得血流速度变慢,有点反应不过来,这么快就放弃了?我也开始感觉到了无力,我想不到别的办法了,我觉得这么低这么简单的办法都被拒绝,还能怎样啊?皮球被放了气,我好无力,我做那么多都是没用的,我做什么都是没用的,我真的帮不了你了,我没办法。
我感受到了自己绝望的气息,我觉察到我想带着这股绝望气息礼貌地跟他说“好啊,那就不背呗,随你啊。”然后一股熟悉的感觉浮现,我看见过往我就是好容易失望瞬间心灰意冷就放弃的,不光是对他,对人对事对己都是。我能感受到一个惶恐担心自己做不好的小心脏可能只是表达个情绪就遭遇到被放弃的打击、得到的无力感。
表面的允许实则是没有回旋余地的否定。
做那么多都没用,做什么都没用,怎样才叫有用?如我预期的,达成效果才叫有用。可是所有的想法和方案都需要实践,实践需要时间,实践需要调整,现在就是在实践啊!其次,我不是这件事的主体,结果不是由我能决定的。这个标准就有问题。而且,一路走来,他的成长我的成长,明明很大作用,都洗心革面了,怎么能叫做什么都没用呢?这信念也太经不起推敲了。
回到事情上,谁是学习的主人,主体,他,那谁决定?他;我们虽说是达成了一致,但本质我只是给他一个学习方法的建议,他当时接受了而已,但他仍然有决定权,可以反悔吗?可以;每天背三个单词,看似简单,实际操作起来也不容易的,他应该是今天执行时感受到了这件事难在哪里,没有信心了。问问他觉得哪里难了。
意识一调整,我回答“哦,后悔啦?可以的。”我还没来得及问是不是觉得有难度,他就说“我想改成2个”。
我顿感欣慰,庆幸自己没有扔过去“放弃”的能量。我若相信没有用,呈现放弃,必定造出他放弃的结果,两个?一个都没有。
倘若能坚持,每天两个日积月累已是很不错的成绩,坦白我都不能保证自己能做到,他降低难度是很明智的,考量过的,一个从来不背单词的娃现在自己说每天背两个,这是好大的进步;倘若不能坚持,他也为自己的目标付出了努力,就算几天也有几天的收获,并且他也看到了他能帮到自己,他说的话、给的意见是算数的,用过的力都不会白费。
而我作为一个意识,无法没有办法,瞧,很好。
这个两分钟的事件最让我欣慰的不是他愿意继续背单词这个结果,而是这个过程中我体会到了意识创造的力量,从“放弃”造出了“继续”,我们想要的都能创造出来,我可以主宰我的生命,而这个两分钟的意识创造又增加了一份我和孩子给自己的力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