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书时成绩不太好,想看些课外书,却又被家长给遏制了。少男少女们读书时爱看的郭敬明,韩寒,顾晓曼等一系列的青春读物我都接触的少,因此我判断我是个不爱看书的的人。但我喜欢看电视,小时候跟着家长们看晚八点档的电视剧汉武大帝,康熙王朝。可能是文化浓厚的历史剧吧,家人也没有阻止我看,不曾想对我后面的兴趣带来了些许的影响。
大学的生活过于枯燥,我的大部分时间里好像都在看电视和书当中度过。电视喜欢像三国,孝庄秘史,康熙王朝等等这类的历史剧。看的第一本历史类小说是《明朝那些事》。我还喜欢一档听书叫谢涛《听春秋》,一个广东人,普通话贼拉的标准。我常常一个人听到半夜憋笑,若有室友失眠肯定以为我在做梦。从此,我便去收集各类历史小说看,还为此制定了一个计划:
零零散散看了几本历史类的小说或史书,从≪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1-6≫、≪明朝那些事儿≫、≪万历十五年≫到徐中约的≪中国近代史≫,再到最近的傅高义的≪邓小平时代≫。很奇怪吧?其实我就是有个想法:沿着中国历史发展的脉络,看本每个阶段的书,做个“穿越千年”的女孩。哈哈哈哈哈!其实这个过程我实在是太喜欢,我不着急慢慢地享受着每一次地“穿越”,我也不知道我会在自己多少岁的时候完成这个想法喔!
之后一次意外搜索书籍中发现,有很多人推荐电子阅读器,kindle。当时在用800多买纸质书,还是买kindle中考量一下,毅然决定买kindle。后来用这个阅读器下载了很多书,也看了很多。后面看书就不仅仅局限于历史了,只要感兴趣的都去看,有印象深刻的大冰《他们最幸福》,吴晓波《大败局》陈志武的《24堂财富课》……感觉认识了很多人,听到了很多有意思的故事,了解了一些道理这让我感觉非常棒。
当看到《查令街84号》这本书后,里面的主人公对自己看书有一个理念,就是只买自己看过的书,也就是先借过图书馆,朋友,电子书等渠道看过后,喜欢的才会把书买回家接着看一遍。这个理念给我印象深刻,让我觉得自己的kindle果然没有买错,同时,我也要学着,看完电子书后就去买让自己喜欢的纸质书,这笔投资我要坚持去做,因为只有这样,看书才会有收获,看书时将印记写化在书中,才会更有觉得自己是真的吃透了这本书。所以,我觉得好书还是要买来看哒!
我有好长一段时间没有宠幸我的kindle了。因为,除了kindle这个电子阅读器以外,我又接收了一名微信读书的软件来看电子书。不管是哪种渠道,我都不会让阅读停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