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24日#《写给孩子的论语课》
【打卡始于】2021年1月28日
【日精进打卡第475天】2022年7月24日
【今日读书】
书名:《写给孩子的论语课》94—110页
作者:张玮 馒头团队
版次:中信出版社
【用时】三十分钟
【读书有得】
乔布斯说,“你们同样不可能从现在这个点看到将来,只有回头看时,才会发现他们之间的联系。所以你必须相信那些点点滴滴会在你未来的生活里以某种方式串联起来,你必须相信一些东西—你的勇气、宿命、生活、姻缘,随便什么—因为相信这些点滴能够一路串联,会给你带来追随你内心的自信。它会令你远离平凡,与众不同。”
一以贯之的学习。有了这样一条线索,无穷无尽的知识,就可以串联起来,在有限的人生中去学习,掌握了而纷繁复杂的世界事业,就因此有了调理,换句话说,你要试着去领会事物的本质和意义。
一以贯之的处事。儒家文化的一个精髓就是忠恕之道,终究是自己要有作为,要尽心尽力的让别人有罪,说到底就是要带人中心受,就是自己不愿意的事情,就不要给别人,而这其实也是我们做人“一以贯之”的一个原则,可以用来应付各种人情世故,用一贯的原则来说,你就始终秉持一个道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就是我们说的将心比心,换位思考。
【今日感悟】
今天翻看到李镇西老师提到的词语“小镇做题家”。第一次看到,也有所思考。小镇做题家凸显的是教育的无奈,其实很多所谓的名校也是靠刷题完成自身的蜕变,现在反过来鄙视小镇的学生,我觉得这就是教育的不公平!不是寒门出不了贵子,而是很多的制高点被别人占据了。山区教育的衰落是老师的流动开始,市区学校为什么不培养自己的老师,不停地从农村抽取老师,造成生源的流失!不是小镇出不了做题家,而是有能力的家庭学生基本都转到城市的所谓好学校,剩下的基本是无人看管的留守儿童,对于他们的教育目前是农村最大的瓶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