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地方呆久了,总是会显得乱糟糟的,不管是办公室还是居住的房间都一样,这是因为我们总是会往这些地方放很多认为有用的东西,有些是刻意摆放的,有些是随手一扔的。为了让桌子和房间显得更整齐一点,我们需要时不时的进行一些整理和打扫。但很快又会恢复成乱糟糟的模样,因为整理并不是常态,随手乱丢才是。
收纳与断舍离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想出了多种办法,一种是经常整理,慢慢这一种思路逐渐演变成整理、收纳,阐述这种理念的书我曾读过一本,叫《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第二种办法是克制,它发生于你得到东西时,如果你带回的东西越少,不管是办公室还是房间,它总能长久的保持整齐的状态,这种理念就是断舍离。
当然,断舍离的概念并非是真的如我介绍的这般,我只是从拥有某件物品开始到它显得碍眼需要处理的整个环节中,介绍一下整理收纳和断舍离的切入点,在这个环节中断舍离在前,整理收纳在后。
断舍离强调的是够用,即你的生活其实并不需要那么多的东西,比如关于耳机,相信很多人有不少,蓝牙耳机、有线耳机,不管有多少副其实听歌的时候只能用一副,所以保留一副就够了,其它的可以处理掉。
断舍离构建的生活是以人为中心,人的一天需要用到的东西多吗?如果一天的时间觉得有点短,你可以把时间拉长到一周、一个月,当然时间太长了就没办法扔东西了,因为给予足够的时间,总能碰到恰好要用到某件东西的时候。对于不常用到的东西是可以处理掉的,理智一点的话可以在买的时候就告诉自己:这东西是可以不用买。
当你构建起自己的生活模式之后,你就能根据物品的使用频率来区分实用的和不不实用的。当你学会区分之后,你就知道房间里的东西那些是可以扔掉的,知道在购买的时候那些是没必要买的。
当然,我们没必要真的从构建起的生活模式入手,去扔掉那些不常用的东西,因为断舍离概念也有些缺陷,它无法解释低频次的东西是怎么来的。断舍离反复强调是以人为中心,站在人的角度去思考物品存在的意义,本质上它强调的还是克制自己的欲望,压抑自己对某件物品的情感。但低频次不实用的东西,购买时并不是出于喜欢。
当前生活压力这么大,所谓的非理性消费,很大一部分原因只是想让自己开心而已,买什么东西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过程给自己减压,可以让自己放松;再有,有些东西不是房间里有就不可以不用买的,比如我外出时没带伞但是下雨了,我可以因为房间里有伞就选择不买吗?
让房间显得乱的东西,很多并不是因为自己对这个东西有很深的执念,或者是喜欢,只是因为在恰好要用到它而身边没有,所以才买的。
所以看完断舍离,我们还可以再去了解一些整理收纳的知识,结合起来为自己所有,这样才能构建起一个合理的,干净整洁的生活空间。
当然,从使用场景中去决定物品是否需要购买,从够用的角度去思考物品存在的意思,从美学中规范物品摆放的位置,从资金中决定物品的去留,这才是终极的整理法则。买得起扔得起,也就不存在纠结的场景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