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14广告传播学
第15篇/37-《美的历程》上

第15篇/37-《美的历程》上

作者: 14广告张田田 | 来源:发表于2016-11-08 09:03 被阅读493次
    第15篇/37-《美的历程》上

    一、从原始时期的图腾开始,了解中国古典美的历史。

    龙飞凤舞,这也许就是中国史前文明的两面辉煌的图腾旗帜。它们既是原始艺术审美,也是凝结了原始人类情感观念的社会意识形态。这个阶段也是后来走向成熟的审美意识和艺术创作的萌芽阶段。

    而原始的巫术礼仪活动并不是一种静观的审美活动,而是一种包含了歌、舞、剧、画、神话、咒语的狂烈活动。

    巫术礼仪的意义内核就是原始神话。当原始神话不断理性化、去魅化,巫术礼仪逐渐让位于政治历史。这个漫长的过程要到春秋战国才完成。

    神话传说中的神农时期相当于新石器时代前期的母系氏族社会。这一时期比较安定和平,出土的彩陶图案也表现出生动活泼、纯朴天真的人类童年气息。

    二、夏商周和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与文字

    原始的全民性的巫术礼仪被专职巫师垄断,变成社会统治的等级法规,具有浓重宗教性质的巫史文化开始了。

    《易经》、《尚书》、《史记》中有很多关于巫、伊、史的记载,表明他们是掌握占卜的巫师,是当时社会的思想家、精神领袖、僧侣贵族。如马克思所说,他们“能够真实地想象某种东西”。也就是说,他们通过神秘诡异的巫术,提出理想、预卜未来、编造幻想、巩固统治。

    这种“真实的想象”表现在器物纹饰上,就是青铜饕餮。这种兽面纹不是真实存在的动物,而是“真实的想象某种东西”,用一种超世间的神秘威吓的动物形象来表达敬畏和祈求护佑。

    也许这些神秘狞厉的青铜饕餮崇拜,在今人看来是野蛮无知,但在当时却具有历史合理性。想想看,当时的人们面对生死无常和大规模的死亡所产生的恐怖,希求某个神秘神物的护佑,这是再自然不过的了。它是对本族人的护佑,也是对异族人的威吓,却也给后人留下了神秘狞厉的美。而在当时,它们不是审美对象,而是诚惶诚恐的膜拜对象。只有当那个野蛮时代远去了,后人隔着遥远的历史长河,站在装有玻璃橱窗的博物馆,才会感受到那隐隐约约透出的狞厉之美!

    这一时期,汉字逐渐成熟。我们都知道,汉字是象形字。就是说,汉字一开始具有一定的绘画性,比如甲骨文、金文中的“日、月、人”等字。但汉字又不完全同于绘画,它包含一定的抽象、符号性质。象形中也蕴含了指示、会意,并非每一个汉字都“依类象形”、是纯粹的象形字。尤其当汉字演变到隶书楷书(讲究结体方正、笔画转折顿挫),汉字的绘画性大大减弱了,而书写性大大增强了。

    因为汉字一开始具有绘画性,所以它的线条表现出丰富生动的形体姿态、蕴含着书写者——准确说是绘画者的情感意志。最终形成了中国特有的艺术形式。

    三、春秋战国-青铜器的演化

    到了东周也就是春秋战国时代,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保留有原始公社结构的早期宗法制正在解体,地域国家制正在形成。这表现在周初分封的各诸侯不再听命于周天子,而是各自称王称霸。“如火烈烈”的野蛮时代已成过去,理性分析的时代风貌日渐蔓延。审美艺术从巫术宗教中逐渐分离解放,这反映在青铜器的变化上。

    郭沫若将青铜器的演化分为四期:

    1、滥觞期,青铜初兴,粗制草创。

    2、勃古期(商晚期到周中期),是青铜艺术的成熟期,最具有审美价值,以三足鼎为代表,器型沉雄,纹饰狞厉,刻镂精美。

    3、开放期(西周晚期、春秋),这一时期早期宗法制走向衰亡,巫术宗教传统正在褪色,怀疑论、无神论在春秋蔓延。之前作为时代精神的青铜饕餮 “缩小而降低于附庸地位”。

    4、新式期(战国时代),分为堕落式与精进式。前者渐趋简陋,反映了巫术宗教观念的衰落;后者轻灵多巧,代表着写实自由。

    四、春秋战国的美学

    先秦一般指春秋战国时期。这一时期是大变革时期。氏族公社的社会结构正在解体,原始巫术宗教的观念逐渐远去,百家争鸣的时代开始了,其总的时代思潮便是理性主义,并最终奠定了汉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主要表现为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占据中心地位,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学说则作为对立补充。儒道互补,成为后世中国思想发展的一条重要线索。(这里中国哲学简史里面也有论述感兴趣的可以去看一看)

    孔子在世界上成为中国文化的代名词,这不是偶然的。孔子用理性主义精神重构了原始巫术文化——礼乐制度。将这种神秘外在的制度规定(礼)内化为内在的心理要求(仁),即“释礼归仁”

    情感、观念、仪式是宗教三要素。孔子将其消融在以亲子血缘为基础的现实生活中,而不是引向外在的崇拜对象或神秘境界。这也是儒学不是宗教的原因。

    道家作为儒家的对立补充,在塑造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审美趣味上也起了决定性作用。表面看,儒道是对立的,一个入世一个出世;实际上它们是互补的,是兼济天下与达善其身的关系,各有侧重而已。

    比起其他艺术种类,文学的产生较晚。《诗经》中的国风和先秦诸子散文可以看作是最早的文学。他们产生在春秋战国时期,是那个时代理性精神的体现。《诗经-国风》中那些氏族贵族们的咏叹,奠定了中国诗的抒情传统。那一唱三叹的语言形式和委婉悠长的深厚意味,依然打动着今天的我们。

    后人从这些作品中总结出了“赋比兴”的美学原则。(赋比兴大家应该都比较熟悉这里就不论述了)

    中国艺术审美的特点是强调情感的抒发,并且这种抒发受到理性的制约(所谓“发乎情、止乎礼”。)这种特点也体现在建筑艺术上。

    中国建筑艺术的特点是什么呢?总的说,就是体现了实践理性精神。具体表现在:

    1.神人同在的一个世界;2.实用理性的平面纵深;3.对称美;4.飞檐:线的艺术;5.宝塔与城墙;6.雕梁画栋;7.园林艺术。

    五、楚文化与汉文化的世界

    春秋战国时代,当理性精神遍布北中国的时候,南中国依然弥漫在远古的图腾神话世界里。以屈原为代表的楚文化便表现了这一点。

    楚辞是汉赋的祖宗。汉文化是楚文化的延续。虽然“汉承秦制”,但刘汉王朝发源于楚地,所以汉文化更多体现了楚文化。

    蕴藏着原始活力的浪漫想象,是楚汉艺术的灵魂,它不仅表现在“琳琅满目的世界”(首先是神话世界,其次是历史故事,最后是现实生活)的主题内容上,也表现在气势、古拙的风格上。

    汉代艺术(包括帛画、壁画、画像石画像砖、陶俑等)表现了人们对征服自然、自身力量的肯定和确认,表现了那是一个欣欣向荣、文明发达的社会。人类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六、魏晋时期的美的历史

    经济基础的变化带来意识形态的变化。主要表现就是两汉经学为魏晋玄学所取代。

    魏晋的玄学及其文艺思潮最大的特征就是人的觉醒。这在人的观念被神学目的论和谶(读chèn)纬宿命论(指对未来的一种政治预言)支配的两汉,是不可能的。

    魏晋文章:反映了门阀氏族的贵族气派以及他们讲求脱俗的人生理想和艺术审美。魏晋绘画:在造型艺术上便是“气韵生动”、“以形写神”。绘画书法:严正雄浑的汉隶变而为真行草楷。笔意、体势、结构、章法变化多样,表现出飘逸绝伦的魏晋风度!

    艺术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经常是不平衡的。魏晋时代就是这样:魏晋风度飘逸绝伦,但社会环境却充满动乱血污。表面的潇洒风流之下,却是巨大的忧惧烦恼。这是因为门阀氏族往往被卷入上层政治漩涡而遭到杀身之祸。表面的富贵之下潜伏着忧祸。这也正好构成了魏晋风度深刻的一面。

    陶潜的超然物外、平和冲淡,阮籍的忧愤无端、慷慨任气。他们两人创造了两种不同的艺术境界,是魏晋风度最优秀的代表!


    《美的历程》上半部讲述了“远古的图腾”“夏商周的青铜”“先秦的精神”“楚汉的浪漫”“魏晋的风度”这5方面先溯源而上,再自上而下,深入地了解了从远古到魏晋,中华文明的美的历程。下半部从南北朝一直到明清的“美”走过的路,下半部的内容同样也很精彩。《美的历程》以时间为脉络匆匆浏览了中国古典文艺的历程。这种走马观花式的浏览只能看一个大概。此外朱光潜先生的《谈美书简》也可以对比看一下。

    总的说来,我认为整本书最主要的内容有以下几点:

    1.经济基础的变化带来意识形态的变化

    2.艺术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经常是不平衡的

    3.同样的形式,因为积淀了不同的社会内容情感,所以产生了不同的审美情感。(比如对于中国古代的许多艺术品,许多人都认为自己无法欣赏其中的美,参观博物馆时,我们常常也无法理解为何它们为何值天价的原因)

    4.主观情感必须与特定的想象、理解相结合,必须客观化,才能成为艺术。说理文字因为有了形象性、情感性、风格气势,也便具有了审美性。

    5.在说理的时候也重视情感的作用,这是中国美学的民族特色,也是实践理性的又一表现。

    6.人性是积淀了理性的感性。文化塑造着人性。美作为感性与理性的结合统一,与人性一样,是人类历史积淀的产物。我们进行这样的美的历程,意义就在于重塑健全我们的人性。艺术,使人性更美好。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15篇/37-《美的历程》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rznu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