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后感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后感

作者: 云蔓 | 来源:发表于2021-03-13 21:59 被阅读0次

    (1)看这本书时用到的方法

    虽然我在标题上依然用了“读后感”三个字,但是莫名有种忐忑。

    我看这本书有点赶时间。

    3月1日我报名参加了一个《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的共读读书会,当时我正在看《用一年时间重生》这本书。

    因为之前参加过这位老师带的读书会,所以和她交流了一下。她的读书会上是需要做感想交流的,所以需要提前看书。于是在我3月5日看完了《用一年时间重生》这本书之后,马不停蹄地就开始了《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本书的阅读,我希望自己能在参加读书会之前看完这本书,所以用了将近正常阅读速2倍的速度看起了书。

    我买的是《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的三十周年纪念版,总共404页。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三十周年纪念版

    这本书的内容很多,每一页的排版属于比较紧凑的那种,估计一页1000字左右。按照我平时阅读这类内容比较多的书籍的速度来说,大约半小时看20页左右已经是极限了。但是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我大约半小时能看30-40页。虽说是按照这样的速度看的,但依然是全部看过,而不是跳过了几个段落或者几页内容去看的。

    这是我在东尼·博赞的《快速阅读》这本书里学到的方法。

    平时在阅读的时候,虽然最上不发出声音,但实际上我的大脑在一个字一个字的读,有时候漏读了或者漏看了,还得跳回去重新读一遍。而在我快速阅读的过程中,只是放弃了心里的那个声音,让眼睛去看,即使漏掉了什么也尽量不去回看,所以阅读的速度也就大大提高了。

    至于理解方面,应该说是没什么差别,慢慢看也是记得这么些,快速看也是记得这么些……(对我来说是这样的)。但是在半个小时的阅读时间结束之后,我会利用便签纸做一些回顾和整理,挑出一些我认为比较关键的内容记录下来,等整本书看完再进行一个系统整理。

    (2)感想

    对这本《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真是久仰大名了。

    最早我是在樊登读书APP里听了这本书,当时就觉得这本书讲的很好,但我没有第一时间买下这本书。

    之后有一次我又购进了一批书,里面有本书是和这本书的封面一样,用的也是史蒂芬·柯维博士的头像,当时我也没有多想。

    最近读书会的书友们都在推荐《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本书,我想着我有这本书,回头得拿出来看看。结果到等到我准备拿出来看的时候,才发现标题是《高效能人士的第八个习惯》,作者应该是史蒂芬·柯维博士的儿子肖恩·柯维(这也是我在这本书里才弄明白的事情……)。

    前七个习惯都没弄清楚,又怎么去看第八个习惯呢?

    于是借着这次读书会,我买了书,然后看了一遍,昨天看完。

    我回想了一下这本书里的内容,似乎并没有给我那么大的冲击力,当然并不是说我对这本书的印象不好,而是因为有一些习惯,在看这本书之前我已经拥有了,甚至可以说有那么点“深谙其道”,而另外有一些我的理论和实际还没连接起来,还没有找到那种“哦~~原来是这个样子~~”的那种感觉。

    书里把人生分为了三个阶段,一个是依赖期,一个是独立期,一个是互赖期。

    而书中所述的七个习惯——

    习惯一:积极主动

    习惯二:以终为始

    习惯三:要事第一

    习惯四:双赢思维

    习惯五:知彼解己

    习惯六:统合综效

    习惯七:不断更新

    其中习惯一、二、三可以帮助我们从依赖期成长到独立期,习惯四、五、六可以帮助我们从独立期成长至互赖期,习惯七则贯穿其中。

    首先说一说我对依赖期、独立期、互赖期的理解。

    依赖期——向外寻求安全感

    独立期——向内寻找安全感

    互赖期——向外给予安全感

    我想我现在所处的阶段,是完成了依赖期到独立期的转变,正在学习如何从独立变得互赖。

    在依赖期里,我们总是向外界寻求安全感。

    就比如说,我曾经总是在朋友身上寻找安全感,给闺蜜发去消息,就期待着回复,隔一会儿就要看一次手机,如果很快收到回复,就会觉得安心和满足;可如果一段时间没有回复,我就会开始胡思乱想,总觉得自己被抛弃了,自怨自艾很久,还会有很强烈的寂寞感,一旦收到了回复,就仿佛得了大奖似的立马心情阴转晴。

    这个时候的我,心情总是随着别人的态度而变化,似乎没有了朋友的陪伴,自己就什么也不是一样。

    但是现在进入了独立期,每次联系朋友就不会有这么多的心情起伏,一个消息发出去能立马收到回复像是一种奖励,没有立马回复我能理解可能对方在忙。这件事不会对我产生太大的影响,想发的消息发出去,我就能立马回到自己手头的事情上。

    现在的我内心是独立的,不会因为别人而造成太多的情绪波动。

    至于我的互赖期,我觉得才刚刚开始,自己也还没开始觉察自己对于习惯四、五、六的做法,暂时还无法把理论和实际联系起来。

    对于七个习惯,我的理解是这样的:

    习惯一:积极主动——内在转变

    习惯二:以终为始——做事的计划性

    习惯三:要事第一——时间管理

    习惯四:双赢思维——合作

    习惯五:知彼解己——倾听

    习惯六:统合综效——沟通

    习惯七:不断更新——终身学习

    因为这几个习惯于三个阶段也有关系,对我来说比较熟悉的,或者说自己已经在执行的,就是习惯一、二、三以及七。

    对于积极主动这一点,这确实深有体会。

    恰巧这两天在听古典老师的《拆掉思维里的墙》,里面提到了一个“受害者”模式的心智模型,以及一个“掌控者”模式的心智模型。

    “受害者”模式,就是所有的错都不在自己,都在于外界客观的因素;而“掌控者”模式是指对于各种事情都能自我掌控。

    我以前的思维模式就是“受害者”模式,总觉得自己身上什么错都没有,错都在别人,自己就是那个特别委屈的人。

    而现在不断地学习、深挖自己的内在之后,拆掉了了很多“思维里的墙”,也对发生的事情更有掌控感了。

    我想这就是一个“内在转变”,从一个心智模式转换到另一个心智模式,让自己变得积极主动。

    在看有关习惯二以终为始以及习惯三要事第一的内容的时候,我就想到了自己的计划手帐。

    其实如果要说我究竟是如何变得“积极主动”的,也是由于做计划手帐、做时间管理,合理的安排了自己的时间和各类事情,做到了把控生活的各个方面,从而找回了自己的掌控感。

    积极主动也让我能够坚持把以终为始、要事第一一贯的坚持下去。

    这三个习惯相辅相成,帮助我从依赖期顺利过渡到了独立期。当然整个过程中其实隐藏了第七个习惯,就是不断更新。

    至于习惯四、五、六,我现在说不上运用的很好,只是觉得因为自己变得积极主动了,在于他人交流共处的时候也更加顺利了。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本书看完第一遍,虽然对我的冲击力并不是很大,但是我知道它是值得我反复研读的书,也希望下一次阅读我能领悟到更多的东西。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satc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