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侵权请联系我删除,谢谢图片作者。
古今中外刻苦学习终获成功的名人太多了。以至于人们怀疑成功人士的励志故事是作家们杜撰的。
今天我就给大家讲讲我的老乡,也是我的校友王三的故事。
王三今年约六十二三了,是三甲医院呼吸科的主任。
抗击非典时他出了名,这次驰援武汉爷爷级的他又主动请缨,而且有消息传来,他们将要凯旋而归了。
王三能成为呼吸科专家,可以说大大出于人们的意料之外。
我们贵州的山区有稍大点的平地,被称为坝区。很小的平地被称为坝子或田坝。
我家住在坝子里,他家住对面高山坡上。我们放学走平路到家要20分钟,他们小跑到家都要约一个小时。
我们坝子里的人,形容两山乡亲们的生活环境时,常用到一个词叫:水冷草枯。也是,山区的海拔对气候的影响叫:山高一丈,水冷一尺。
在这样的环境中,王三家又是比较艰难的一家。王三的爷爷去世早,他奶奶没改嫁,好不容易把王珊的父亲拉扯大,但王三的父亲约30岁时又不幸病逝。
于是奶奶和妈妈带着王三的哥哥和王三过日子。
王三看到有固定工作的人家生活好过,他便下定决心要把书读好,考个学校找个工作,让奶奶和妈妈过上好日子。
王三读书没什么天赋,他读完书还要忙赶去参加生产队劳动,挣工分分粮食。
枯水季节他要一夜一夜地去守水,否则一家人连煮饭的水都没有。
由于学习时间太少,生活又艰难,他连考三年都没考上专业学校!
![](https://img.haomeiwen.com/i19644440/ba80003e8e0aae6e.png)
1980年升学开始限制年龄了,如果再考不上他的愿望就要落空了,于是全家人商量后决定:
他哥去学劁猪,挣钱供一家人生活。奶奶去卖鸡蛋,野菜,蘑菇,山里红等,给家里做点补贴。
种地和家务则由妈妈和哥哥来完成。王山的任务就是考上学校。
从此,早上鸡叫二遍,也不知是三点还是五点,(那时又很少有人家有钟表)王山就必须起床读书背书。晚上别人家都熄灯了,他才去睡觉。
不管是哪科的作业会做的全都放过,不会做的一定要学会做!典型的,该读的读该背的背,该练的反复练。
1981年他差五分没被录取,气得大哭了一场,又努力了一年,1982年考上了卫校。在卫校他也没有放松学习。
毕业后工作一年,他又被单位送去医学院深造了几年。王山的专家就是这样练成的。他闻鸡起床的习惯到现在都没有改变。
感言。
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
如果你也能:
只为成功找方法,
不为失败找借口,
那么你一定会成功!
大家好!我是“沙漠胡杨”,用四十年如一日的写作热情,外加五十多年的人生阅历,每天为您奉献倾情原创的情感故事。
谢谢阅读和关注,感恩点赞和转发!
2020.03.04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