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对一件事、一个人画上一个句号的时候,是不是另一种开始。前几天在电视剧《埃博拉前线》里面提到老盖喜欢听中国的《梁祝》,在之前的认知中觉得它是一个悲剧,在老盖看来这种结局是新的开始,是另一种方式存在,它不是消亡,是生命的另一种存在。(在卡巴里人的世界里,死亡不是终点,而是另一段生命的起点,他们在另一个世界重新相遇,这难道不圆满吗!)
以前也会偶尔去听小提琴版的《梁祝》。记得在2018年刷微博的时候刷到一位88岁的老奶奶巫漪丽步履瞒珊走进音乐 厅,弹奏出行云流水般的音乐。老奶奶去世的时候弹着她最爱的《梁祝》,她应该是幸福的吧。骨子里的音符,绽放出美丽的花朵,化蝶相伴。我们都在追求圆满的结局,可大多数的时候都是不圆满,种种事件,种种时间在脑海中不断复刻、重现、消磨,每出现一次就有一种心情带动身体的每一个细胞。
里面一到非洲卡巴利亚人进行某种仪式的时候,就有人说愚昧无知,愚昧!怎么去定义!在一个地方,受几十年、几百年的沉淀,有些东西早已根深蒂固刻在骨子里,沉淀下来那些所谓精华与糟粕,是需要在人们物质条件达到一定的水平下去开眼启思想,解放人性,而后不断去糟粕、取精华。中华文明在几千年的历史中不断更迭朝代,沉淀到现在也要不断的去传承优秀的文化。以前朝代通过观星象,占卜来决定国家大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把这种行为说是当做神灵一样崇拜,也可以说是一种政治手段,也是当时人们的一种“信仰”,每个阶段都会存在于不同的形式去表现。生命的延续不断看着这个世界一点一滴的变化,小到一个家庭,大到国家、世界。
对知识的了解仅限于现有的储存量。就像以前不读红楼梦,觉得林黛玉的性格矫揉造作,还爱使性子,后来看多了蒋勋解读,然后再去看《红楼梦》才发觉要想看到黛玉的好就要撇开她表面的不好,也许也有好多人和我一样,最初喜欢薛宝钗,到后来喜欢林黛玉。
还有一人物,《红楼梦》里的刘姥姥,最初的刘姥姥进大观园,大家觉得像个小丑一样,可刘姥姥最是懂得人情的人,前面觉得她多卑微,后面就会有多感动,我们不应该称那是卑微,是一种形态,是生存。最后贾府败落,也只有刘姥姥在次踏入贾府的大门,王熙凤托付刘姥姥照顾巧姐,巧姐躲过了灾难。是一种情,是不能忘记的情,最是一种不起眼的人却活得最通透。红楼一梦终是一场空。又是“真亦假时假亦真”,还去计较真假的年龄是最好的时光。最初的开始,最后的结局,结局似开始,开始便已结局。
“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