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蒺藜

作者: 静待发生 | 来源:发表于2017-06-05 21:40 被阅读838次

    今天分享的一件文物是东汉末期的铜蒺藜,于成都青龙乡汉墓出土。该铜蒺藜广4.8厘米、3.6厘米不等、高2.5厘米,青铜铸造。四棱,每棱尖利,通体锈蚀。此物因状若荆棘刺,与植物蒺藜相似而得名。

    蒺藜实际上是一种一年生草本植物。茎平卧,无毛,被长柔毛或长硬毛,枝长20-60厘米,偶数羽状复叶,长1.5-5厘米;小叶对生,3-8对,矩圆形或斜短圆形,长5-10毫米,宽2-5毫米,先端锐尖或钝,基部稍偏科,被柔毛,全缘。咱们今天谈到的铜蒺藜,可以说是一种仿生器物,来源于野生植物白蒺藜长满尖刺的果实。人们在掌握了金属冶炼技术后,就自己铸造蒺藜,最初是青铜材质的,后来也有铁制的蒺藜。

    在中国古代战争中,为了阻碍敌军行军,常常将金属蒺藜撤布于敌人必经过的路径上,能够使经过这里的敌人战马或人脚被扎伤。使用时随手抛掷蒺藜,三尖撑地,一尖直立向上,推倒立尖,下尖又起,始终如此,使接触它的人不能避其锋锐而被刺伤,因此在古代战争中,多用来在对抗中根据地形、环境进行抛撒,刺伤敌方的马匹和士卒,故也称之为“扎马钉”,是一种十分有名的防御暗器。

    三国时代,西蜀诸葛亮六出祁山征讨北魏,曹丕之子魏主曹睿命司马懿率军迎拒。魏军追赶行军路上发现道路布满了蒺藜(诸葛亮退军撤下的),许多人马的脚部被扎伤,无法继续前进,司马懿乃下令:派两千人穿着厚底软木履为大军开路,于是蒺藜全扎在木履上,然后道路打通了。

    大约在战国时期,铁蒺藜就已出现。《六韬·虎韬篇》:“狭路微第,张蒺芒”。《墨子·备穴篇》中也介绍:凡防守城池皆积参石、蒺藜。在地下坑道的进出口的必经路径上,也要设置蒺藜,谨防敌人从地下突袭。直至秦汉以后,蒺藜成为防御战中常用的障碍器材,除了在通路、防御地带、营区四周密布外,还可以埋设在陷阱、机关或陷马坑中,刺伤来袭之敌。

    历史上,有好几次战役都与蒺藜有关,如,宋将韩世忠征伐胜捷军张师正残部,下令用铁蒺藜堵绝自己部队的退路,以表示剿平敌军的决心。《宋史·韩世忠传》:(李)弥大檄世忠将所部追击,至临淄河,兵不满千,分为四队,布铁蒺藜自塞归路,令曰:“进则胜,退则死,走者命後队剿杀。”於是莫敢返顾,皆死战,大破之,斩复,馀党奔溃。乘胜逐北。

    明代冯梦龙《智囊补·兵智·铁菱角》中谈到:“流贼犯江阴,县人以铁菱角布城外淖(nào)土中,纵牲畜其间,贼争掠豕(shǐ),悉陷着菱角不能起。”其中也有类似蒺藜的铁菱角出现。

    蒺藜制造简易,敷设方便,除了用青铜、生铁铸造外,也可以用竹、木削成尖刺代替,如木蒺藜、竹箭、竹尖桩等。战国时代,守城部队常在城壕中密设竹箭防止敌人袭击。《墨子·杂守篇》中有详细记载,后有军用竹尖椿就是由此而来的。

    如果去观摩古人的冷兵器发展史,可以发现古人利用仿生学的原理巧妙地制作出了很多实用的武器,比如我们此次分享的铜蒺藜,还有狼筅等等。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网上搜搜看。

    参考文献:

    1、360图书馆:郑公书馆298,《铁蒺藜:永不过时的防御性武器》,http://www.360doc.com/content/16/0601/08/26166517_564090735.shtml。

    2、新浪博客,博主:垓下断镞,《蒺藜——战争史上的小配角》http://blog.sina.com.cn/s/blog_45eea87a0100m233.html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铜蒺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sdjf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