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父母,我们不是天生就是个智慧的父母,但是智慧的父母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而获得。
作为父母,养育孩子本来就是一件大事,教育孩子还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苦差事。所以,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先育己,育己要先育心,只有让自己感觉好才能真正体会孩子是个独立体,他们只是经由我们来到这个世界去完成他们自己的人生使命。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与孩子之间发生冲突与矛盾。这个时候,我们父母就要先学会处理好自己的情绪,管理好自己的心态,让自己感觉舒服了再去处理孩子的问题。这样一来就可以避免权力之争的恶化。同时也能让父母更理智地对待孩子与自己。
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难免会教训孩子,你知道有哪几个时间点不能教训孩子吗?
我们一起来聊聊。
根据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来说,我觉得以下这两个时间点最后不要教训孩子。
一、吃饭的时候
小时候听老人讲,吃饭大于天。
这是什么意思呢?人活着就必须要吃,吃饱饭才有力气去做事,所以吃饭是第一要务,它是生存的根本,没有什么事比它更重要。
当孩子在吃饭的时候,你教训他,这个时候就会影响到他的食欲和消化,他本来心情就不顺畅了,被你这样再说,他情绪更激动,那么他哪里还有心情享受食物呢?
一个人的情绪不稳定,心情也会慢慢变得越来越差,久而久之,他一遇到不开心的事就没有胃口,这样的没有胃口是受父母曾经的教训而留下来的伤疤。这样的伤害,如果后天没有处理好会跟随孩子一辈子。
想想,父母的一个无意之举给孩子带来如此巨大的伤害,这与爱孩子是不是背道而行了呢?
二、孩子睡觉前
为什么不能在睡觉前训孩子呢?
想象一下,当一个孩子带着难过伤心的心情入睡,他的表情是怎么样的?
当一个孩子带着愉快轻松的心情入睡,他的表情又是怎么样的?
答案一定是甜甜地入眠最有助于提高孩子的免疫力了。
想象一下那个被教训的孩子,孩子在哭闹中渐渐入睡,睡前哭泣,虽然可以帮助宝宝消耗多余的精力,但是长期以这样的方式入睡,会损害孩子的身心健康。
孩子被批评教训后,是带着恐惧入睡的,这种恐惧往往会延续到睡眠,会严重影响睡眠质量,导致孩子睡眠不安、惊醒,甚至做恶梦。同时,打骂孩子会给孩子造成很大的心理创伤,严重地影响到生理发育。
为人父母不容易,爱孩子,谁都舍不得批评好教训他们,只是我们尽可能地避开这两个时间点,毕竟我们曾经也是一个孩子,没有哪个孩子不犯错。
作为父母,我们要边养育孩子边学习成长自己。当遇到育儿杂难疑问的时候,首先不慌不乱,学会运用知识来引导教育孩子。而非什么时候都是“棒下出孝子”。
切记不要以爱的名义去伤害自己和孩子。
切记不要在吃饭与睡觉前教训孩子。
活到老,学到老,让我们一起共同努力,分享更多育儿经验,让每个孩子都能生活在充满爱和允许的环境中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