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系统的学习到如何学习,学习的体系包括输入→内化→输出,刻意练习只是学习体系里内化的一部分,要如何利用输入、输出环节帮助我们有更有成效的学习内化?下面我就根据我的思考和理解,和大家分享一下如何正确有效的学习!
1、输入(如何正确的输入——读书/阅读)
通过熔断不读书法,掌握每个单点知识,在很短的时间大幅度提升阅读效率。当你把一个个单点知识掌握了很容易看不到整个系统,对于一个系统,结果远大于要素。
这时需要升级你的读书方法,通过关键词读书法了解作者的整体思路、思考路径和逻辑,从而真正理解这本书在讲什么。利用这种读书方法可以帮助你快速的阅读很多当代畅销书籍。
使用关键词读书法核心要做的三件事
第一,了解作者在这本书中想要解决什么问题?(目的)
第二,关于这个问题他提出了哪些观点或者关键词?(通过封-序-目-尾)
第三,这个目的和关键词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当你能够自然而然的运用这种读书方法后,你可以尝试更高级的读书方法:
里应外合读书法(里=阅读书籍的内容,外=书籍里没有写的内容)
里应(花时间、花精力、把思考的过程打通,把关键的概念理解)
可以通过五星笔记法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一,核心内容是什么?
二,逻辑是什么?
三,疑问和启发是什么?
四,思维模型是什么?
五,可以应用实操的是什么?
外合(知人论事)
一,研究作者的成长背景
二,他过去的经历对他有什么影响
三,哪些人对他有重大影响
四,他所处的时代 主流思想是什么?
2、内化(所谓的内化也就是指刻意练习,刻意练习的目的是训练思维逻辑)
常见的刻意练习方法有“21天效应、1万小时定律、思维模型训练”,不同的情况可以根据不同的方法来练习;
a.简单的生活习惯利用21天效应是可以培养的,比如每天刷牙,每天早睡早起……
b.那些有明确规定的技能训练,也可以通过1万小时定律来培养,比如跳水,跳舞,健身……
c.而人思维的训练,它是需要改变我们大脑的惯用思考的方式,需要用新的神经链替代旧的神经链,把它内化成直觉瞬间调用,而我们学习了思维模型后,要切换到不同的场景中应用,通过应用、检验、反馈,最终迭代,让新的思维模型形成思考的过程。
启用思维模型会经历5个阶段:
一,用的时候想不起来
二,事后诸葛亮
三,事中有启发
四,事先调用
五,自然而然(不思量自难忘)
可以通过反思日记增加刻意练习的频率。
刻意练习的两个方法
一,刻意→对标练习(刻意的把思维模型当作思考问题的标准工具,寻找思维模型可以应用的场景)比如 复利效应,可以在生活的哪些场景中应用呢?(a作用b,b强化a)
二,练习→举一反三(将一个模型应用到至少三个以上的场景中,才能算是真正理解)比如 锚定效应,可以应用到生活什么场景中?(锚定是人的一种心理现象,我们没有办法判定一件事情它真正的价值是什么的时候,一切取决于参考系)
3、输出(以教为学,把教别人的过程当作一个学习的过程)
在你准备教别人你似懂非懂不太明白的东西的时,会有三种力量帮助你
一,你会很有压力,把压力转为动力
二,在别人向你提问的时候,发现知识的阻塞
三,通过别人的提问,检验反馈,又是一个迭代的机会
以教为学的三个方法
一,课堂笔记,怎么利用五星笔记法把上课的笔记整理出来教别人?
二,写作业,通过公众号写笔记将自己学习的知识分享给读者学习
三,翻转课堂,把学习的知识讲给同事听,通过问题与反馈与同事一起进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