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4451047/544439f32094cf85.png)
朱祁钰活了29岁,做了8年皇帝。
赵构活了81岁,做了35年皇帝。
人啊,有时候龟一些,猥琐一些,似乎会活得更为平安康健。
1127年,靖康之变,父亲徽宗、兄长钦宗被俘,弟弟赵构即位。
1499年,土木之变,兄长朱祁镇被俘,弟弟朱祁钰即位。
相隔322年,相似的情节,却有着不同的选择。
![](https://img.haomeiwen.com/i24451047/7b9e8390267f7a61.jpg)
有些人说,喜欢宋朝。
“忆得少年多乐事,夜深灯火上樊楼。”确实让人活得安逸自在。
但重文轻武如果太久了,难免会有“只把杭州当汴州”的自我麻醉。
否则,金兵南下时,险关要津全无宋兵抵御,金人都叹息说,宋朝太无人了。
有些人说,打仗就是打钱,可宋朝的经济实力并不弱。
赵构的带头猥琐,并不是“猥琐发育,别浪”的蓄势待发。
而是偏安一隅的投降自保。
否则为什么不学咱老李积攒力量打下平安县城?
有些人说,宋朝之所以能复兴,要归功于赵构的逃跑。
这更是一种典型的结果论。
如果刘秀知道《宋史》将赵构与他相提并论,不知道光武帝如何作想。
![](https://img.haomeiwen.com/i24451047/0b0a7026bcb2c957.jpg)
与跨越时空的同龄人赵构相反,21岁的朱祁钰做出了另一种选择。
从领路人朱元璋带头喊出那句“驱逐胡虏,恢复中华”时,天子守国门的重任就已经融入朱家儿孙的血脉。
即使这重任与朱祁钰起初并无关系。
直到哥哥被俘,留下2岁的小侄子,张狂的瓦剌也先叫嚣着要打到北京城来的那一年。
朱祁钰被裹挟着推到了舞台的中央,扮演起了龙头的角色。
![](https://img.haomeiwen.com/i24451047/a39a3deb47d4c490.jpg)
只是如今的舞台是否要重演三百年前的那一幕?真的要“南迁”吗?
嘈杂的朝堂之上,于谦的“社稷犹在”让年轻的朱祁钰想起了他的太爷爷,父亲。
想起了那些战死漠北的将士们,胸中久违的热血再次激荡。
朱祁钰做出了与那个投降派首领赵构不一样的选择。
北京保卫战,没有南逃,没有割地,只有年轻帝王逆向而行的雄心。
![](https://img.haomeiwen.com/i24451047/88e559e0440548e4.jpg)
朱祁钰登上了他人生的顶峰,但他这个皇帝与别人都不同。
孙太后、于谦,更遑论那些心怀鬼胎的佞臣。都在盼着那个正统的大哥早日归来。
虽然所有人都跪在他的脚下,但那些人的内心都在说“你只是个临时工”
奇怪的是,冰冷宝座上坐着的年轻帝王,此刻心中却异常狂热。
![](https://img.haomeiwen.com/i24451047/317caf1ce20f2816.png)
大哥终究还是回来了。虽然朱祁钰的心里有一万个不情愿。
该如何面对呢?
“将大哥奉为太上皇,那就住在离我不远的南宫吧。”
“年纪相仿,行动自如的太上皇,我的性命与位置该如何保证?”
“那就将大哥囚禁起来,可大哥必然会恨我。”
“干脆杀了大哥,可群臣会怎么看我?”
“大哥恨我,他的儿子长大会不会也恨我?”
“那我能不能换个太子?我自己的儿子应该会保证我的安全,而且这帝位。。。”
7年的时间里,22岁的年轻人,翻来覆去地想着这些无解的问题。
![](https://img.haomeiwen.com/i24451047/ffc98cf88cbef20c.png)
当朱祁钰觉得自己想通了这一切,也安排好了一切时。
天意弄人,儿子不在了,自己的身体也垮了。
三个野心勃勃的投机之人背叛了昔日的陛下。
南宫也被欲望砸出了一个破洞,太上皇哥哥重新坐在了那个冰冷的宝座上。
![](https://img.haomeiwen.com/i24451047/c6e89668cbe286c6.jpg)
朱祁钰终于解脱了,29岁的年轻人走完了他短短的一生。
“郕戾王”成了唯一一个入不了皇陵的大明皇帝。
他砍断了哥哥乘凉的树,哥哥砍断了他的帝王梦。
朱家的两兄弟也许本来并无仇怨。你做你的太平天子,我做我的逍遥王爷。
只是在这权力的历史洪流中,身不由己从而反目成仇。
![](https://img.haomeiwen.com/i24451047/1b9bcc33b170f904.jpg)
和平的日子往往是看不出什么的,只有在那战乱的年代,生死存亡的时刻。
有些人会跟着秦桧老爷过着安逸的日子。
有些人会跟着岳飞爷爷,打过那期盼已久的黄河。
而年轻的朱祁钰,会跟着于谦的脚步,逆向而行。
![](https://img.haomeiwen.com/i24451047/5a4d4b9de78a8dd0.pn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