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简单有效易上手的赏析方法有没有?看这篇就好了!

简单有效易上手的赏析方法有没有?看这篇就好了!

作者: 语过添晴sunny323 | 来源:发表于2023-10-11 11:56 被阅读0次

      在之前的视频中我讲到了欣赏文章的第一个简单易行的办法,但是有的同学反映,这要求对文章的各方面都要有一定的认识,所以在实际操作中有一定的难度,那有没有更容易操作方法呢?当然是有的,今天我就简单讲讲,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我们还是以《沁园春长沙》为例。比如我就对文章的炫酷“炼字”技巧深有感触,其他都无感,那么面面俱到鉴赏文章肯定是做不到了,但是就“炼字”技巧这块还是可以深入地谈谈的。

      上阕“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三句开篇点明时间、地点、和特定环境。“独立”一词位于句首,用特写镜头凸显出主人公卓然而立的形象,“立”既是“站立”,又是“挺立”“吃立”,突出了词人中流砥柱的气概。而“寒秋”一词一方面写出了深秋的寒意,另一方面则暗示了当时社会环境的险恶以及斗争形势的严峻。

    接下来的“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一个“看”字总领六句“。万山、丛林、漫江、白鸽、飞鹰、游鱼这些意象组合在一起,让整个画面丰富、生动、有趣!

      这当中的“万”字描摹出了层峦叠嶂之态;“红”字则寄寓了词人似火的革命情怀;句的末了加一“遍”字描绘出了群山红得彻底的壮美景象,让人联想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革命形式!

      “层林尽染”的“层”写出了树林重重叠叠的样子,一“染”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树林颜色浓艳但层次分明的状态。“漫江碧透”的“漫”表面是写江水满溢,结合文章写作背景,我们很自然地想到当时大家饱满的革命热情。同样的,“漫江碧透”的“透”,极写江水之清澈,但也可理解为革命者的革命热情是纯粹的、不掺杂任何杂质的纯粹;“百舸争流”的“争”字则把千帆竞发、激流勇度的热闹场面表现了出来,“鹰击长空”的“击”和“鱼翔浅底”的“翔”写出了雄鹰的矫健和水中游鱼的轻快自如;这些应该都和当时的革命形势相关。

      整体看词人从山上、江面、天空、水底选择了几种典型的意象进行描写,运用远近结合、动静结合、俯仰结合、点(山、林、江、舸 鹰、鱼)面(万类)结合等手法,赋予秋景以旺盛的生命力,表现出词人宽广的胸襟,同时又为后文的抒情、议论提供了背景,渲染了气氛。

      上阕的最后一个“怅”字引出感叹,词人由眼前之景想到了祖国的命运和革命的未来,直接转入抒情。“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至此关于《沁园春长沙》上阕的赏析就可以结束了。大家看一下,这里我们采用的方法就是抓住文章结构、内容、情感、技法当中的一个点,着重讲、深入讲、讲细致、讲透彻。

        好了今天的讲讲解就到这里,期待你的关注和评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简单有效易上手的赏析方法有没有?看这篇就好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sggb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