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小长假到尾声了,我们也计划下午回潍坊。
此时此刻心里莫名的焦躁和烦闷。
一想到马上又要启程了,心里就有些惆怅,在外漂泊的人啊,年纪越大乡愁越浓。
每次回老家时,一踏进那片土地,我的身心就感到无比舒畅,熟悉的乡音,当地的吃食,乡间的风,地里的土,菜园的菜,它们让我觉得那么熟悉、亲切而又久违, 它们掀开了隐藏在我DNA里的种种初心,让我涤荡自己,净化心灵,让我的每个细胞从新注入灵魂,有了再次出发的勇气。
现在已经在高速上了。
高速上车很多,都是节前回归的人吧。
我们四点多才从家里出发,后备箱里塞的满满当当的,菜园里的萝卜、白菜、葱、花椒,茄子、豆角等;院子里结的柿子、石榴、黄瓜;还有花生、煎饼、烤牌、鸡、鸡蛋等等。就是车小装不下,否则婆婆恨不得把冰箱里的东西都让我们带走。
这就是父母吧,他们说这些都是自己种的,一点药都没打,拿回去吃不了就左右邻居匀匀,虽不是啥好东西,但比超市买的好。这就是淳朴、勤劳、善良、慷慨的农民阶级。
看到公婆满头的白发,他们一件一件的向后备箱放东西,我感到心里酸酸,我们给他们买点东西,他们都不舍得吃,他们自己挣的钱也不舍的花,都存起来,一辈子辛辛苦苦、无怨无悔的为了让孩子好、更好,他们从未怨言。
作为子女,该怎么回报他们呢?给钱?他们不要,即使要了也是换种方式帮你存着;给买营养品?他们说那个又贵又难吃,谁天天想着吃那无关痛痒的东西;给买衣服?去年买的、前年买的都没怎么上身,他们说天天干活穿不着新衣服,有这么多了,千万别再买了;我想,那我们就常回家看看他们吧,过年的时候不嫌老家里冷,暑假的时候不嫌老家里蚊子苍蝇多,十一的时候不嫌家里脏乱,帮他们干点活,哪怕是刷个碗,扫个地,给他们洗洗衣服……孩子们围着叫“爷爷”“奶奶”,儿媳妇真的视他们为“爸爸”、“妈妈”,和颜悦色也是一种孝顺啊,让公婆心情舒畅,这也是一种回报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