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人生是一场修行。那么,生活就是修行中的一门必修课。
本周在有书共读了著名作家蒋勋老师的《生活十讲》,书中分享了他在生活中的所思所想、所见所闻,为人们就如何过好生活,提供了很多的指导和提醒。
通过共读此书,看到他对生活本身的观察,对生活、社会事物的分析,学到了如何去安顿自己的生活,怎样地过好生活。
在对社会的观察、对文化的理解上,他认为,社会里许多与人生活有关的活动和现象,都是文化的一部分。而且,这些内容常常比具体的艺术作品和艺术创作更能够反映出文化的本质。
书中收录的问题和思考,是他在那个时代亲身的经历和体验,他将观察到的内容和问题,经过分析,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其作用和目的是为人们“解惑”,书中谈到的主题具有很强的普适性和价值。
书中蒋勋老师从个人到社会、从内心到外在、从种种的不同和特点,为读者介绍了许多生活中的困惑。
如:价值观的困惑,当时社会处于激烈讨论和思考“内卷”和“躺平”二者之间什么是更好的选择时。这时,就需要人们先停下来,再想一想,背后涉及的信仰和生命层面的问题。
相信很多人都会问自己一个问题,自己有信仰吗?信仰有什么用?生活迷茫时我们的内心应如何安放?如何认识自己生命的本真?
这些问题,看似高深,但它与我们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人们生活中的每一个决定,每天的日子应如何度过,都会体现在信仰和对生命的思考中。
不同的信仰,会有不同的价值标准,不同的生活标准,决定着不同的生活方式。
再如: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困惑,在“官学”的局限下,使许多社会上的人,特别是没有步入社会的青少年,他们从小到大受到的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进入社会又受影响于明确规定的规则和人际准则。这样给他们带来的一个直接问题就是,创造力逐渐退化,用心体会习惯的丧失,是他们变得死板、僵化和迟钝。
现实社会有一个有趣的现象,社会上越来越多的人,特别是当下的年轻人,多追求事物的“代入感”,当回归到现实生活中时,他们又会诚惶诚恐、不知所措,存在着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困惑。
书中蒋勋老师还告诉我们,大到时代浪潮的变化、社会教育和文化的问题;小到我们日常的接人待物、衣食住行,都体现着如何对待生活,如何安放自我。
学会“思考困惑”,可以了解困惑为什么会产生,又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这些困惑。
首先,要认清不同的困惑背后都有着复杂的原因,会受到各个方面因素的影响,每个主题都有着它的本质。
要想找到这些困惑的深层次原因,做到真正解决这些问题,就要把困惑放在一起,进行综合比较,找出内在规律,理解本质原因。
其实,我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对于信仰和生活的思考,对于爱恨情仇的感受,对日常生活的选择,都在受着时代变迁的影响。
也就是说:“生活困惑之所以会出现,背后的原因就是时代的剧烈变化。”这是影响我们每个人的根本原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