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致死》

作者: 果壳之王 | 来源:发表于2022-12-02 10:10 被阅读0次

绩效和公司命运的关系,就像一场辩论赛,鲍勃·卢茨说绩效不好,你太过关注绩效会导致公司迷失方向,忽略最重要的事,只关注那些数字指标,最后导致公司有一个不好的结局。而另外的观点可能是,如果公司没有任何的绩效管理,没有任何的数据目标,我们怎么判断这个公司是好还是不好呢?

正所谓存在即合理,任何一个企业,无时无刻地在被市场进行评估。符合市场的需要,你在市场就有竞争力。反之,你就存活不下去。所以不管你喜欢还是不喜欢,作为企业而言,市场是会对你进行绩效管理的,这个是逃不开的命运。 如果不得不去做绩效管理,但是做得过了或者做得不好,又会出现绩效致死的情况,该怎么办呢?其实有很多的尝试。最开始的绩效叫KPI,后来又叫KAI,就是Key Activity Indicator,意思是关键行为指标。尤其是在服务业,会强调这事你做了没,虽然这事做了不一定有结果。同时还有交叉业绩,就是公司虽然分工很细,但我不希望每一个人,只看自己的东西。所以,在绩效考核时,跟你有关联的部门的绩效,你也要承担一部分。
有更先进的评估方式,跟你的绩效,跟数字关系不大,叫360度评估。它要求跟你合作的所有人,你的上司、你的下属、你的同级,甚至你的客户来给你评价,他们对你喜不喜欢,认为你的工作方式是不是展现公司的价值,你的行为是不是符合公司的要求等等,来判断到底你在公司里面的价值是怎么样的。 最新的是OKR,我有一个目标,然后我有一个关键结果,那么你针对这个目标,你采用什么样的路径。可以自己去设计,可以事先跟领导达成一致,最后要这个关键结果,是不是通过这个路径能够实现。关键结果实现之后,是不是就能够达到整体的目标。所以很多的理论,都在做各种各样的尝试。
假设你是一个企业主,或者假设你是被考核的人,怎么来看绩效管理这回事呢?首先,绩效管理没有标准答案。绩效考核没有一个成熟的东西,这个东西在任何一个企业、任何一个组织都适用,甚至没有一个绩效考核的一个框架,可以说在任何一个职能都适用。
没有标准答案就意味着我们做不出来一个好的绩效了吗?也不是。因为绩效管理有原则。第一个原则,一定要符合市场对企业的要求。如果市场竞争特别激烈,企业的首要目标是生存,那么所有绩效的设定都要围绕生存这个主题。 第二个原则,战略要符合使命,绩效要符合战略。好的制度是不会被分割的,一个公司的核心是增强盈利能力,所有人绩效考核的目标,都应该围绕怎么样能够增强公司盈利能力去走。

第三个原则,要具有可操作性。就是当你的绩效制定出来的时候,是不是人能看得懂,是不是都认同,然后能不能做到。
最后一个原则,家长式的管理好过没有管理。如果把鲍勃·卢茨看作是一个家长,他很有经验,带着大家一起往前走,你们就按我说的这套方案去做,这肯定是比不用绩效要好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绩效致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stuf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