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早高峰地铁,身边挤过来一大妈,带着模糊的妆容,身着一件不太符合年龄的裙装,隔着同排座好几个人,大分贝地和自己同伴嗨聊。
作为阻碍她们距离上无间沟通的我,聆听了一场跨越山河湖海囿于厨房和菜的密切交谈。
对于一个工作日需要公交-地铁-公交-再走几步的通勤上班族来说,这种情形发生的次数之多,多到不需要怀疑人生。然而,今天的经历却突然令我想到了一个热词。
油腻
经常肿胀的冯唐是我最讨厌的作家没有之一。他那篇关于中年男人的油腻已经被各种跟风公号洗稿成各种款式,其中不止有中年男人的油腻,还有中年女人的庸俗、年轻人的恶臭、小学生的无趣……
一夜之间,没有人能逃得过“油腻”二字,这简直让人怀疑中国人生存处境之凶险。
如果对照油腻的标准,地铁上遇到的大妈大概符合10项中的8项。不知道她看没看过那篇《如何避免成为一个油腻的中年妇女》,我想应该没有。
如果最近“油腻”这两个字没有被推上风口浪尖,我会怎么看待她?会赋予她什么样的形容词?
我想,应该不是油腻吧。
油腻,包含着过剩。
18+1大提出了,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对于已经摆脱物质匮乏时期对“油”的渴望的人们来说,面对扑面而来的精致美好生活,自己已经不需要那么多过剩的油了,开始觉得腻了。
看到别人脸上泛着油光,腹中揣着肥膘,心生厌恶,从而用“油腻”来表达对这种形象的直观印象和对“溢出”和“过剩”的厌恶,继而联系起自己厌恶的一切外在表征(然鹅,像带手串穿僧袍这种个人喜好为什么会被归为油腻,我确实不懂,只能脑补为也许条款创立者不like吧?),把它们汇总在一起,贴上一个“油腻”的标签。
如果这位大妈的角色,切换成自己身边熟悉的长辈,比如咱妈,可能大多数人是不愿用“油腻”来形容她,顶多就是说她絮叨。
为什么她符合所谓的油腻标准,而我们却不太会用这个词来形容她?
因为,我们会不自觉地把自己和自己人从批判的对象中剔除出去了,或许是因为我们了解她内心的澄澈和善意,而不是用表单里那些简单具象的外在符号来标签和判断。
换个角度,纹眉纹唇,可以是年老却不愿色衰的心态;关心食物和蔬菜,是因为,这本来就是她们的生活啊,无从指摘;至于聊天聊到唾沫横飞不太关心其他人的感受,这,确实挺让人讨厌的,这也可以看成是她们为满足人际沟通和情感共鸣的疗愈孤独的方式。这哪能叫油腻啊,是不。
所以,鄙视和嘲笑他人是最容易的,深刻自我反省是需要内心力量的。强行附会给别人标签,小心自己也落入被鄙视被嘲笑。
油腻的人,才说别人油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