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小的时候像个“十万个为什么”,每次打电话她总是不停地问这问那:“爸爸,飞机飞得高吗?爸爸,你那儿有大海吗?”
也可能是因为她小时候,我不在她身边陪她,回到老家以后,我显得特别唠叨。从吃喝拉撒到坐立行走,我不停地告诉她那样不对,应该这样做。可是慢慢地,随着孩子的年龄越来越大,她越来越抵触我了。今天她还怼我:“你自己都不会背,凭什么要求我会呢?”事情是这样的,我今天跟她说:“你最好把朱自清的《春》背会,一方面这篇文章写得真的很好,另一方面这是要求背诵的课文,现在会背了,开学了就省事了。”可是她却十分不耐烦地说:“你会背吗?你自己都不会凭什么要求我会背?”
虽然我的出发点是好的,可是每一次我们父女两个都是不欢而散,真不知道以后该怎么办?现在都这样,等我老了以后,又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相对于我女儿的厌烦,步入老年的父母这方面的问题更加严重。孩子们长大了以后,更加嫌弃父母的唠叨。隔壁的李阿姨就是这样的情况,她不厌其烦的唠叨甚至把她和儿子的关系推到了冰点。
儿子放暑假回来,她非常开心。每天都换着花样给儿子做好吃的。她对儿子的关系是全方位,事无巨细的。吃饭、穿衣,玩手机,就连她儿子打电话的语气她都要说上两句。刚开始的时候,儿子只是不高兴,嫌烦,后来直接和她顶了起来。这次问题终于爆发了,因为她的唠叨,儿子赌气提前回学校了。
说起这件事的时候,李阿姨委屈地哭了:“我只是关心他而已,可他却不理解,还动不动和我吵架,难道是我错了?”
怎么说呢?俗话说“儿大不由娘”。孩子大了翅膀硬了,有了自己的想法以后是最独断专行的,也就是所谓的叛逆。虽然父母的出发点是没错的,可是孩子却不这样认为,一方面他们认为你是在限制他,另一方面他们认为你处理问题的方式也不一定正确。就像朱自清在《背影》中所说的那样,我总是以为他说话不够漂亮,办事也不够妥帖。
说实话,当父母的太难了,子女成年后需要父母的时候越来越少,除了帮忙带娃就是给予金钱上的帮助(尤其在大城市打拼的)平时没事儿的时候嫌父母多事儿,需要帮助的时候张口就来,因为只有父母才会无条件帮你。俗话说,家有一老,犹如一宝。希望现在的人对老人多些耐心,多说几句也不会渴死,也祝愿老人们都能安享晚年。
网友评论